【題目】讀“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zhí)顚懗龈鲾?shù)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稱:①亞洲;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北美洲;⑥_________;⑦_________。
(2)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填數(shù)字代號)_________;四大洋中,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洋是(填字母)_________。
(3)①、②兩個大洲的分界線是(填名稱)________運河,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位于⑤大洲的________平原。
(4)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________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現(xiàn)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chǎn)類型實現(xiàn)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tǒng)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xiàn)代型的歷史性轉(zhuǎn)變。
材料二 據(jù)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2013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億,21世紀30年代中期將達到4億,占總?cè)丝诘谋壤龑哪壳暗?/7提高到1/4;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2012年比2011年減少了345萬人,預(yù)計2023年以后,年均將減少約800萬人。
材料三 從2016年起我國實行“全面兩孩”政策,這是新時期我國人口政策的重大調(diào)整,備受社會關(guān)注。
材料四
(1)我國人口地理界線是黑龍江省的A__________到云南省的B__________一線。
(2)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東部人口密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西部人口密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從經(jīng)濟角度分析可以得出:東部經(jīng)濟__________,西部經(jīng)濟__________。
(3)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兩個省區(qū)是_________(簡稱)和_______(簡稱)
(4)現(xiàn)階段,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但我國每年新增的人口數(shù)量依然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現(xiàn)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chǎn)類型實現(xiàn)了歷史性轉(zhuǎn)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zhuǎn)變得益于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堅定________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wù),充分體現(xiàn)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正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A. 相互尊重、互利共贏 B.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
C. 不沖突、不對抗 D. 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右圖中可以看出自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一個增加10億所用的時間越來越________,特別是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________。
(2)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________率和________率決定。
(3)左圖漫畫反映了人口增長過快可能帶來的問題是________。此外還會帶來 ________。
(4)為了控制人口增長,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________。人類必須控制人口數(shù)量,使人口增長與________的發(fā)展相適應(yīng),與________相協(xié)調(dià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與兩極相比,赤道附近降水_____(多或少)。
(2)A、B兩地,年降水較多的是_______地,顯示出回歸線附近的大陸______(東或西)岸降水多
(3)C、D兩地都位于________(填高、中、低緯度)地區(qū),其中年降水較少的是_____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圖中B、D兩處,適合漂流的是_____處,適合攀巖的是_____處
(3)圖中山坡E和山坡F坡度相比,坡度較陡的是山坡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能夠大量引進國外優(yōu)良動植物品種,并能找到適合的生長地區(qū),是因為 ( )
A. 地形復(fù)雜多樣 B. 氣候類型復(fù)雜多樣 C. 平原面積廣大 D. 國土面積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