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敘述中錯(cuò)誤的是(

A. 在我國各省中,四川、河南、山東是人口最多的三個(gè)省

B. 從我國人口增長圖看,人口增長大體上是直線上升的

C. 盡管我國人口多,但土地面積大,所以人口密度并不高

D. 實(shí)行計(jì)劃生育以來,我國每年仍約增長1200萬人

【答案】C

【解析】在我國各省中,四川、河南、山東是人口最多的三個(gè)省從我國人口增長圖看,人口增長大體上是直線上升的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35人/平方千米; 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為42人/平方千米, 我國平均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所以人口密度高;實(shí)行計(jì)劃生育以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我國每年仍約增長1200萬人;故答案選C。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北方最缺水的農(nóng)耕區(qū)是( )

A. 東北平原 B. 華北平原 C. 黃土高原 D. 山東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政府把計(jì)劃生育作為一項(xiàng)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有( )

A. 亞洲和北美洲 B. 亞洲和歐洲

C. 歐洲和非洲 D. 非洲和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稱:B、_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__。

(2)寫出圖中數(shù)字所代表的大洋名稱: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3)蘇伊士運(yùn)河是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yùn)河是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的分界線。

(4)面積最大的洋是___________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偉大的祖國地理位置優(yōu)越,國土遼闊,人口眾多。

(1)我國的陸地形狀像一只威武的雄雞,“雄雞”面向東方“歌唱”。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于半球,我國東臨洋,背靠大陸,是一個(gè)海陸兼?zhèn)涞膰摇?/span>
(2)位于公雞頭頂上的鄰國A是 , 位于后背上的鄰國B屬于(填“內(nèi)陸國”或“臨海國”)
(3)“雞冠”①處應(yīng)是我國的最北端,屬于。弧半u腿”②處是我國的海,該海域眾多的島嶼全部位于五帶中的帶。
(4)圖中字母C所代表的行政區(qū)的省會是 , 素有“春城”的美稱。
(5)下列哪個(gè)省區(qū)市不與江蘇省相鄰( )
A.滬
B.浙
C.魯
D.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人口數(shù)量居前三位的國家是(

A.中國、印度、美國 B.中國、美國、俄羅斯

C.中國、日本、美國 D.中國、日本、巴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分析“太原、羅馬、新加坡三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狀圖”和倫敦某年的各月降水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倫敦某年的各月降水量(mm)

(1)繪出倫敦的降水量柱狀圖。

(2)太原年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_______________,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季,_______________月和_______________月降水最多。

(3)羅馬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明顯,_______________季降水多,_______________季降水少。

(4)新加坡月降水量在 100毫米 以上的有_______________個(gè)月,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_____毫米以上,說明該地全年_______________。

(5)倫敦各月降水分配比較_______________,適宜人類居住和生活。

(6)如果僅從降水方面考慮,新加坡的房屋建筑式樣應(yīng)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PEC峰會于2013年10月5日-8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

1峰會期間,太陽直射點(diǎn)的位置和移動方向分別是( 。

A. 南半球 向北移動B. 南半球 向南移動

C. 北半球 向南移動D. 北半球 向北移動

2峰會期間,圖中城市晝最長的是(  )

A. 布宜諾斯艾利斯B. 布蘭卡港

C. 別德馬D. 烏斯懷亞

3峰會期間,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氣候特點(diǎn)是( 。

A. 寒冷干燥B. 溫暖濕潤C. 炎熱干燥D. 低溫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