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8.如圖是實驗室常見的制取氣體的裝置:
(1)寫出儀器名稱:①試管②酒精燈
(2)采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其試管中應放的藥品是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所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3)收集氧氣可以選擇裝置C或D.
(4)某同學用A裝置制取氧氣,收集完畢,先停止加熱再將導管移出水面,你預測這種操作會引起什么后果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分析 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結束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解答 解:(1)①是試管;②是酒精燈;故答案為:試管;酒精燈;
(2)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屬于固液常溫下反應制取氣體,應選用發(fā)生裝置B,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故答案為:雙氧水和二氧化錳;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3)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C;D;
(4)實驗結束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故答案為: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注意事項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有下列物質:①O2 ②CO2 ③H2 ④氦氣 ⑤硬水 ⑥軟水,請用序號填空.
(1)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①;(2)最潔凈的能源是③;(3)加入肥皂水發(fā)生反應產生白色垢狀物的是⑤;(4)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焊接金屬的保護氣的是④;(5)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且其固體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②;(6)在空氣中能點燃且產生淡藍色火焰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有一用排水法收集的某種氣體,正立于實驗桌上.據此分析回答:
(1)該氣體具有的兩點物理性質:
①難溶于水,
②密度比空氣大.
(2)選擇氣體的收集方法,主要取決于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
①氣體的密度,
②氣體的溶水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將10g的CO和CO2的混合物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10g的沉淀,則混合物中CO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56%B.44%C.28%D.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元素說法正確的是( 。
A.一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物質
B.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C.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元素會發(fā)生改變
D.處在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染發(fā)時一般要用到對苯二胺,它是有毒的化學藥品,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對苯二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對苯二胺的化學式為C5H8N2
B.對苯二胺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3:4
C.對苯二胺中含有碳單質
D.每個對苯二胺分子中含有16個原子核、58個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微觀模擬圖,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在圖中補充相關粒子的圖形,使其表示正確,你的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
(2)從微觀角度解釋該變化的實質分子發(fā)生在分,原子重新組合;
(3)生成物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填物質分類);從微觀角度寫出其判斷依據是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用化學方法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請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1)Fe( Fe2O3)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2)NaOH溶液(Na2CO3 )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進行探究.
(1)如圖1所示裝置和藥品進行實驗,待紅磷燃燒熄滅、裝置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后看到燒杯中的水倒流進集氣瓶,且上升到刻度“1”處.

(2)甲同學:用木炭替代紅磷完成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并沒有吸入水,其原因是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內氣壓基本不變,水不會倒流.
(3)乙同學:用鐵絲替代紅磷,完成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并沒有吸入水,其原因是鐵絲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4)丙同學用鎂條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結果卻發(fā)現(xiàn)倒吸的水量遠遠超過集氣瓶內空氣體積的1/5.你認為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D.
A.裝置有點漏氣                B.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C.鎂條的量不足                D.鎂條與空氣中的其它氣體發(fā)生了反應
(5)小組內同學反思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后認為: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或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反應物只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物不是氣體.
(6)小組內同學還對該實驗進行了如下改進.(已知試管容積為 35mL).
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①點燃酒精燈.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
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圖2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緊橡皮管.
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shù)據.
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③①②④(填序號).
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3 mL刻度處才停止.
若操作③中沒有用彈簧夾夾橡皮管,其他操作步驟相同,則實驗過程中看到的現(xiàn)象有試管內產生大量白煙,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待試管冷卻后,注射器活塞將停在1mL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