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為了測定某赤鐵礦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小組向20g赤鐵礦礦石中(礦石中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應)不斷加入稀鹽酸至固體質量不再減少,測得
剩余固體的質量為4g.請計算:
(1)赤鐵礦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為16 g.
(2)用一氧化碳完全還原20g該樣品,可制得鐵的質量.

分析 (1)根據(jù)題意,赤鐵礦石中的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應,則礦石反應后固體減少的質量為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
(2)根據(jù)氧化鐵與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反應消耗氧化鐵的質量計算出可制得鐵的質量.

解答 解:(1)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為:20g-4g=16g;
(2)設:可制得鐵的質量為x.
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160       112
    16 g        x
$\frac{160}{112}=\frac{16g}{x}$   解得:x=11.2 g
故答為:(1)16.(2)用一氧化碳完全還原20g該樣品,可制得鐵的質量是11.2g.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與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綜合計算即可正確解答本題,解題時要注意解題的規(guī)范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區(qū)分生活中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方法都合理的是( 。
選項需要區(qū)分的物質實驗方法
A滌綸線和羊毛線①觀察顔色 ②點燃,觀察現(xiàn)象
B食鹽和蘇打①聞氣味 ②品嘗
C木炭粉和鐵粉①用磁鐵吸引②加稀鹽酸,觀察現(xiàn)象
D碳銨和硫銨①聞氣味②觀察顏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化學用語表示離子的是(  )
①H2O2  ②Ar  ③SO42-⑤$\stackrel{+2}{Mg}$.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蜂蜜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營養(yǎng)品.下表是某品牌蜂蜜的部分“營養(yǎng)成分”.
營養(yǎng)成分每100g含營養(yǎng)素參考值%
蛋 白 質0g0%
脂    肪2.0g3%
糖    類72g24%
30mg2%
(1)表中“鈉”指的是鈉元素(填“單質”、“原子”或“元素”),
(2)服用蜂蜜可有效補充人體所需能量,其中提供能量的是脂肪、糖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字母序號);檢驗一瓶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經(jīng)收集滿.
(2)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裝置A、E制取氧氣,收集完氧氣時,應進行的操作是先將導氣管移出水槽,再熄滅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反應物是混合物
B.乙是化合物
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個丙分子中含有2個A原子
D.該化學反應中分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部分元素,從11號元素到17號元素,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7
17  Cl

35.45
下述有關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失電子能力:Na>AlB.鎂和硅兩種元素均屬于非金屬元素
C.磷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0.97D.得電子能力:S<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將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潔凈的燒杯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室溫,通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固體A和溶液B,請回答以下問題.
【查閱資料】NaOH、Ca(OH)2的溶解度
溫度(℃)020406080100
NaOH的溶解度42109129174314347
Ca(OH)2的溶解度0.180.160.140.120.090.07
(1)固體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認為是:CaCO3  乙同學認為是:CaCO3,Ca(OH)2
乙同學猜想可能含有Ca(OH)2的理由是CaO+H2O═Ca(OH)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與探究】為了驗證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學分別進行了如表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甲同學:用一支潔凈的試管取少量固體A,再加入過量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猜想
正確
乙同學:用一支潔凈的試管取少量固體A,加水,充分振蕩,向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試液.上層清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猜想
正確
【反思與評價】同學討論后認為,甲同學的實驗不能(填“能”或“不能”)證明固體A的成分,理由是加入過量稀鹽酸時產(chǎn)生氣泡,能夠證明含有碳酸鈣,但是不能證明不含有氫氧化鈣;
結合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證明了乙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因此確定了固體A的成分.
(2)溶液B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丙同學:NaOH、Na2CO3,丁同學:NaOH、Ca(OH)2,戊同學:NaOH
【表達與交流】
①結合對固體成分的探究,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確定了丁同學猜想正確,理由是一定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固體中含有氫氧化鈣,說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鈣,不含有碳酸鈉;
②同學們欲將溶液B加熱濃縮,加熱不久,溶液出現(xiàn)渾濁,只好停止加熱,請解釋加熱時溶液出現(xiàn)渾濁的原因是加熱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有氫氧化鈣析出;
③同學們立即變換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溶液,過濾,將濾液加熱濃縮至飽和,降溫、過濾、洗滌、烘干得到比較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
(3)欲測定實驗室一瓶久置變質的NaOH溶液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取21.2g待測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物質的量與所加CaCl2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CaCl2+Na2CO3=2NaCl+CaCO3↓)
求待測溶液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5%(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為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P點的意義是t2℃時,甲丙兩種物質溶解度相等都是50g.
(2)t2℃時,向30g甲物質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質量為75g,將其升高到t3℃時,所得溶液中溶質和溶液質量比為3:8.
(3)t4℃時,把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分別配制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丙>乙>甲.
(4)將t4℃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為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