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6.小茹同學用50g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來制“葉脈書簽”,如圖甲所示是他配制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初中示意圖.
(1)指出圖中操作上的錯誤①中瓶塞正放在桌上,或③中燒杯和砝碼位置顛倒;(寫一個即可)
(2)量取實驗所需水時,應選擇50mL(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3)錯誤操作改正后,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順序①③⑤②④.
(4)小玥同學換成圖乙的方式溶解氫氧化鈉,她能看到U形管中的現(xiàn)象是U型管中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上升.

分析 (1)取用藥品時,取下的瓶塞應該倒放在桌上,利用天平稱量時應該是左物右砝;
(2)利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體時,選擇的量筒量程應該大于或等于量取的液體體積;
(3)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順序是取藥品、稱量、量取水、把水倒入燒杯中、溶解;
(4)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5)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解答 解:(1)圖甲中的兩個操作上的錯誤是:①中瓶塞正放在桌上,③中燒杯和砝碼位置顛倒.
故填:①中瓶塞正放在桌上,或③中燒杯和砝碼位置顛倒.
(2)量取實驗所需水時體積為:(50g-50g×10%)÷1g/mL=45mL,因此應選擇50mL量筒.
故填:50mL.
(3)錯誤操作改正后,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順序是取藥品、稱量、量取水、把水倒入燒杯中、溶解,即①③⑤②④.
故填:①③⑤②④.
(4)配制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故填:氫氧化鈉溶液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5)換成圖乙的方式溶解氫氧化鈉,由于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導致瓶中氣體膨脹,能看到U型管中的現(xiàn)象是U型管中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上升.
故填:U型管中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上升.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目的在于強化學生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yǎng).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氫氧化鈉不慎沾到衣服上,應迅速用水沖洗
B.做氫氣燃燒實驗時,直接點燃氫氣
C.天然氣泄露報警器應安裝在灶臺的上方
D.室內著火應立即開窗通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實驗室按如圖所示裝置制取CO2,并檢驗CO2的性質.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開始前,先應檢查裝置A的氣密性.
(2)用裝置A來制取CO2,所用的藥品是CaCO3和HCl(寫化學式).
(3)若要用裝置B檢驗CO2,在B中應盛放澄清石灰水.當將標①和②的導管口連接時,B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溶液變渾濁.
(4)若要用裝置C證明CO2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應加入的試劑是紫色石蕊溶液.
(5)如圖所示,燒杯D中放有燃著的蠟燭,當將標①和④的導管口連接時,D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底層蠟燭先熄滅,上層后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實驗室制取氣體常常用到下列裝置,根據(jù)給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若選擇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O2,則應選擇裝置BC.該套裝置有一處不足的地方,請你指出并加以改進: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2)某同學從上述裝置圖中選用適當裝置成功的制備和收集了二氧化碳.
選用的裝置是AD(填字母).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為了進一步驗證產(chǎn)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該同學將氣體通入圖F裝置中,則F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凈水,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和異味等、過濾水中的雜質.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6
(3)電解水實驗如圖所示,直流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中的氣體可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4)配制50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葡萄糖溶液,先計算需葡萄糖和水的質量,其中葡萄糖的質量為5g;再進行稱量、量取、溶解,最后完成裝瓶和貼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①試管.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A(填字母),該反應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主要實驗步驟有:①加熱  ②向試管中裝藥品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⑤停止加熱   ⑥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⑦連接儀器.
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⑦③②①④⑥⑤(填序號).其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將導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導管內有一段上升液柱,說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證明不漏氣.當實驗中觀察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地放出時現(xiàn)象時,以開始收集氣體.
(3)收集氧氣可選用上圖中的C或E裝置(填字母),理由是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若用如乙圖裝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氣體應從b(選填“a”或“b”)端導入;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氣體應從a(選填“a”或“b”)端導入.
(4)實驗室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制取氫氣,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相同條件下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可以燃燒.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實驗室制取氫氣的發(fā)生裝置為(填字母,下同)B,收集裝置為D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實驗臺上按如下順序擺放著6瓶不同的無色溶液(如圖所示:A、B、C、D、E、F代表對應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試劑瓶標簽破損.為此,他們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斷】根據(jù)受損標簽及藥品分類擺放順序,E溶液不可能是①(填序號)
①酸  ②堿  ③鹽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猜想Ⅱ:Na2CO3溶液;猜想Ⅲ:Na2SO4溶液;
猜想Ⅳ:NaCl溶液(合理均可)溶液(任寫一種)
【設計并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為驗證“猜想Ⅱ”是否正確,設計并完成如表所示實驗.
實驗方案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試紙變色,對照比色卡,pH>7有無色無味氣體產(chǎn)生出現(xiàn)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猜想Ⅱ正確
【分析與推理】
①完成“實驗一”后,小明同學即認為“猜想Ⅰ”正確.小平同學認為“猜想Ⅰ”不一定正確,他的理由是Na2CO3也顯堿性.
②小紅同學認為只需要完成“實驗二”即可得出“猜想Ⅱ”正確的結論,你認為該說法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NaHCO3遇酸也能產(chǎn)生氣泡.
【反思與評價】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認為“實驗一”存在明顯操作錯誤,該錯誤是pH試紙不能直接放入待測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曾經(jīng)有一枚用于探傷的放射源銥-192在南京失而復得,銥原子核由77個質子和115個中子構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162B.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該原子的核外有115個電子D.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鋁、銅、鐵是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回答下列問題
(1)鋁制品抗腐蝕能力較強,其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的成分是氧化鋁;
(2)按圖進行實驗,通過實驗乙、丙即可比較出鋁、鐵、銅的活動性順序
(3)實驗結束后,將乙、丙實驗后的剩余物傾倒在同一個燒杯中,充分反應,然后將甲實驗的剩余物倒入此燒杯,無氣泡產(chǎn)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B(填序號)
A、最后燒杯中的溶液一定不是無色的
B、乙實驗中,CuSO4溶液一定是過量的
C、乙、丙混合過程中,一定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
D、最后燒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Al2(SO43和FeSO4,可能含有CuSO4和H2SO4
(4)工業(yè)上用100t含氧化鐵20%的赤鐵礦礦石煉鐵,理論上最多得到純鐵的質量為14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