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9.用如圖所示的儀器組裝一套實驗裝置,并完成有關實驗任務:①干燥的 CO氣體在加熱條件下與氧化鐵反應;②檢驗 CO 與氧化鐵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實驗時,若氣體流向從左到右,則該套裝置的連接順序是(填儀器接口字母):
e接c,d接f或g,g或f接a.
(2)實驗開始時,為防止爆炸,操作的先后順序是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D處酒精燈;
(3)實驗過程中,A 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碳酸鈣;
(4)D 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氧化鐵發(fā)生了還原(填“氧化”或“還原”)反應.
(5)該實驗方案,存在的一處明顯不足是無尾氣處理裝置.

分析 由題意知儀器的裝配和連接,要完成以下任務:①檢驗CO2氣體是否存在,并除去CO2氣體;②用干燥純凈的CO氣體還原的氧化鐵;③實驗CO氣體還原氧化鐵生成的氣體生成物的性質.所以:
(1)儀器連接順序:檢驗二氧化碳→干燥純凈的一氧化碳→CO氣體還原氧化鐵→檢驗氣體生成物的性質→除尾氣.
(2)考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3)因為:一氧化碳+氧化鐵→鐵+二氧化碳,此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發(fā)生反應:Ca(OH)2+CO2═CaCO3↓+H2O.
(4)根據(jù)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進行分析.
(5)已知“混合氣體,其主要成分為CO”,尾氣中一定還有一氧化碳,如果不處理,會污染空氣.

解答 解:(1)由題意知儀器的裝配和連接,要完成以下任務:①檢驗CO2氣體是否存在,并除去CO2氣體;②用干燥純凈的CO氣體還原的氧化鐵;③實驗CO氣體還原氧化鐵生成的氣體生成物的性質.所以:儀器連接順序:檢驗二氧化碳→干燥純凈的一氧化碳→CO氣體還原氧化鐵→檢驗氣體生成物的性質→除尾氣.則該套裝置的連接順序是:e接 c,d接 f或g,g或f接 a.
(2)實驗開始時,為防止爆炸,操作的先后順序是 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D處酒精燈;
(3)實驗過程中,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碳酸鈣;
(4)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O+Fe2O3_2Fe+3CO2 ,氧化鐵發(fā)生了 還原(填“氧化”或“還原”)反應.
(5)該實驗方案,存在的一處明顯不足是 無尾氣處理裝置.
故答案為:
(1)e接c,d接f或g,g或f接a.
(2)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D處酒精燈;
(3)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碳酸鈣;
(4)3CO+Fe2O3_2Fe+3CO2 ,還原.
(5)無尾氣處理裝置.

點評 本題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質,掌握儀器的連接方法,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還原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小明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了稀鹽酸,發(fā)現(xiàn)沒有明顯現(xiàn)象.為了判斷兩者是否恰好完全反應,他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加入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后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
(1)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小明得出“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的結論.小白認為小明的結論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無色酚酞遇到酸也是不變色.
(2)小白利用pH試紙測反應后溶液的pH,以確定兩者是否恰好完全反應.請你選用其它試劑再設計一個實驗,以驗證氫氧化鈉和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要求寫出選用的試劑、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相應的結論)Na2CO3,如果出現(xiàn)氣泡那么鹽酸有多出溶液顯酸性,如果沒有出現(xiàn)氣泡則溶液顯中性.
(3)小白為了繼續(xù)探究“在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過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變化的”這一問題,進行如下實驗:在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漸滴加鹽酸,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鹽酸的體積/毫升 1019.5 20 20.5 30 40 
 pH 12 11
圖中能合理表示該反應過程中pH變化的圖象是C.當鹽酸加至10mL時,此時溶液中的陰離子有Cl-和OH-

(4)在此類測定中,為了確切知道該中和反應剛好完全,應在待測溶液中先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當看到溶液由紅色剛好變?yōu)闊o色時,則證明中和反應正好完成.
(5)若取用的氫氧化鈉溶液為40mL.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3%(兩溶液的密度均以1.0g/mL計),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試計算:
①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②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對玻璃片呼氣
B.
蠟燭燃燒
C.
濕衣晾干
D.
             燈泡通電發(f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霧霾”成為2014年北京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改善的關鍵,從化學知識的角度,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霧霾的罪魁禍首是PM2.5,PM2.5產(chǎn)生原因之一是化石燃料燃燒和揚塵等
B.PM2.5防護口罩使用了活性炭,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C.少開私家車,多走路等措施能緩解霧霾天氣
D.除霧霾外,人為大量排放CO2形成的酸雨也是一種空氣污染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物質的用途和性質的關系,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鋁的化學性質沒有鐵活潑,因此鐵制品表面涂“銀粉”(鋁粉)可防止鐵生銹
B.氮氣的化學性質常溫下不活潑,因此氮氣常用作保護氣
C.石墨具有導電性,因此可制成石墨電極
D.干冰升華吸收大量的熱,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利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問題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CO2+Ca(OH)2═CaCO3↓+H2O
(2)服用胃片(成分氫氧化鋁)中和胃酸過多的原理:Al(OH)3+3HCl═Al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曲線正確的是(  )
A.
向鹽酸中不斷加水
B.
向金屬鋅中加稀鹽酸
C.
向Na2CO3溶液中加CaCl2
D.
氧氣在水中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8.A~I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圖所示,其中B是紅色固體,A、C常溫下是氣體.請回答下面問題:

(1)物質C的化學式是CO2;
(2)若H為氯化鈉,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基本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3)若H和I中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且H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反應②的方程式為Fe2O3+3H2SO4═Fe2(SO4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