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 B. 金屬的活動性:Zn>Ag>Cu
C. 合金屬于純凈物 D.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A 【解析】 A、鐵生銹的條件需要鐵、氧氣和水,故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選項正確;B、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知,銅比銀活潑,選項錯誤;C、合金是一種金屬熔合其他金屬或非金屬得到的一種金屬材料,故屬于混合物,選項錯誤;D、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選項錯誤。故本題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第二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物質的質量/g | 8 | 40 | 10 | 20 |
反應后物質的質量/g | 12 | 4 | X | 52 |
A. 反應中甲、乙的質量比為3:1 B. 該反應可以表示為2H2O2H2↑+O2↑
C. 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D. 丙可能為不參加反應的雜質
A 【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甲質量增加了12g-8g=4g克,是生成物;丁質量增加了52g-20g=32克,是生成物;乙是質量減少40g-4g=36g,為反應物,故可知丙質量仍為10g,質量不變,可能為催化劑。反應為:乙→甲+丁;符合“一變多”的特點,為分解反應。A. 反應中甲、乙的質量比為4:36=1:9,錯誤; B. 該反應可以表示為2H2O 2H2↑+O2↑,其中水和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2019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練習第七單元達標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鑒別H2、CO、CH4的最佳方法是( �。�
A. 分別點燃后觀察火焰的顏色 B. 分別檢驗三種氣體燃燒后的產(chǎn)物
C. 分別聞三種氣體的氣味 D. 分別測三種氣體的溶解性
D 【解析】 三種氣體點燃時都會發(fā)出藍色火焰,顏色差別不明顯,不能鑒別出三種氣體,A錯誤;比較H2、CO、CH4三種氣體燃燒的產(chǎn)物進行鑒別,H2燃燒的產(chǎn)物只有H2O,CO燃燒的產(chǎn)物只有CO2,而CH4燃燒的產(chǎn)物既有H2O又有CO2,因此可以通過檢驗燃燒的產(chǎn)物鑒別上述三種氣體,B正確;三種氣體都是無味氣體,聞氣體的氣味不能鑒別出三種氣體,C錯誤;H2、CO、CH4這三種氣體都不溶解于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2018屆九年級下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_____ (填序號);
(2)t2℃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
(3)將100克50%的A物質的溶液稀釋為10%,需要加水_____克。
(4)在t1℃時的C物質的不飽和溶液,不改變溶質質量分數(shù),
可以通過_____使其轉變?yōu)轱柡腿芤骸?/p>
(5)在A物質中含有少量的B物質,如果要對A物質進行提純,我們可以用_____方法。具體的實驗步驟為:①加熱溶解;②_____;③_____;④洗滌晾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2018屆九年級下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同種固態(tài)溶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
B. 在某固態(tài)物質的飽和溶液里加入其他任何物質都不能溶解
C. 某固態(tài)物質的飽和溶液,當溫度升高時,若溶液質量不變,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D. 溫度升高,KNO3的飽和溶液就變成不飽和溶液,所以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也隨之而減少
C 【解析】 A、比較同種溶質在溶液中的質量分數(shù)時,必須限定同一溫度,溫度不同,溶解度不同,無法進行比較,選項錯誤;B、一種溶質形成飽和溶液時,只能是無法溶解該溶質,對于其他物質的溶解沒有影響,選項錯誤;C、某固態(tài)物質的飽和溶液,當溫度升高時,若溶液質量不變,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故沒有溶質析出,所以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選項正確;D、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故溫度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 九年級上 第一單元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 課時練 (武邑縣第二中學)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化學興趣小組的三名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貝貝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____。
(2)芳芳點燃蠟燭,觀察到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圖所示),約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填“a”,“b”或“c”)處最先炭化。結論:蠟燭火焰的____溫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____)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4)三名同學在探究的過程中,將短玻璃導管插入焰心,發(fā)現(xiàn)另一端也可以點燃。
(查詢資料)
蠟燭中含有碳,不完全燃燒可能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種可燃性氣體。
(提出問題)
導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氣體,氣體成分可能會是什么呢?
(猜 想)
貝貝認為:可能是蠟燭不完全燃燒時產(chǎn)生的CO。
芳芳認為:可能是蠟燭受熱后產(chǎn)生的石蠟蒸氣。
婷婷認為:可能以上兩種情況都有。
(實驗方案)
換一根較長的導管,并用冷的濕毛巾包住導管,然后在導管另一端做點火實驗。
(現(xiàn)象與結論)
如果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則貝貝的猜想正確;
如果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則芳芳的猜想正確;
如果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則婷婷的猜想正確。
小a外焰C導管口同樣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壁看不到冷凝的固體導管口不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體導管口能點燃,但火焰較小,去掉毛巾,導管內壁能看到冷凝的固體 【解析】 (1)把蠟燭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唬�2)蠟燭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的溫度最高,所以a處最先炭化;(3)在進行實驗的時候要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不能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 九年級上 第一單元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 課時練 (武邑縣第二中學) 題型:填空題
將下列各儀器名稱前的字母序號填在與其用途相對應的題目后面。
(1)用來夾試管的工具是_______。 (2)貯存固體藥品的儀器是___。
(3)常作為反應用的玻璃容器是______。 (4)用于洗滌儀器內壁的工具是____。
(5)用于夾持燃燒鎂條的工具是____。
(6)檢驗物質可燃性,進行固體燃燒實驗的儀器是____。
(7)用于加熱濃縮溶液、析出晶體的瓷器是____。
(8)加熱時常墊在玻璃容器與熱源之間的用品是____。
AECFGDBH 【解析】 【解答】(1)試管夾的用途是加持試管;(2)廣口瓶是貯存固體用的,口相對較大,取用藥品方便;(3)錐形瓶的用途是做反應容器,可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4)試管刷是在試管不易清洗時,幫助刷試管的;(5)坩堝鉗用來夾持受熱后的坩堝,也可夾持金屬用來做燃燒實驗;(6)燃燒匙是做燃燒實驗時盛固體粉末用的反應容器;(7)蒸發(fā)皿是用來蒸發(fā)溶液,使溶質結晶的;(8)石棉網(wǎng)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 九年級上 第一單元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 課時練 (武邑縣第二中學)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儀器必須墊上石棉網(wǎng)才能加熱的是 ( )
A. 試管 B. 燃燒匙 C. 燒杯 D. 蒸發(fā)皿
C 【解析】 能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燃燒匙、坩堝、蒸發(fā)皿,必須墊石棉網(wǎng)才能加熱的儀器有:燒杯、燒瓶、錐形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集氣瓶、量筒、膠頭滴管、藥匙等. 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粵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4.4化學方程式同步測試卷 題型:推斷題
初中化學常見的七種物質A-G,所屬物質類別和組成元素的種類如下表。
物質分類 | 單質 | 化合物 | ||
元素種類 | 金屬 | 非金屬 | 兩種 | 三種 |
物質代號 | A、B | C、D | E、F | G |
其中A、B均能與C反應,A與C反應的生成物所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3︰2;B與C反應的生成物組成元素與E相同;C與D反應的生成物常溫下為液態(tài),其組成元素與F相同;A、B均能與G溶液反應,且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均增加。請回答:
(1)C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 ;E的化學式是________ ;F所含的元素是________ 。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B+C________ ;② C+D________ ;③ A+G________ 。
供給呼吸(煉鋼、支持燃燒等);Fe2O3;氫和氧;3 Fe + 2 O2Fe3O4;2H2 + O2 2H2O;Mg + H2SO4 = MgSO4 + H2↑ 【解析】 由于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七種物質,而根據(jù)題意可知,金屬單質A、B均能與非金屬單質C反應,結合所學知識可推測C為O2,又由于A與C反應的生成物所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3:2=24:16,故可推測A為金屬Mg;由...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