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如果有多種因素同時影響某一實驗結果,當我們要探究其中的一種因素時,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以探究此種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完成實驗探究:哪些因素影響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質的種類      在實驗中要改變的因素是:溶質的種類
要保持不變的因素是:溫度
操作步驟:在常溫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餾水,分別加入①②③3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NaCl、KNO3、Ca(OH)2各2克,振蕩,觀察各物質的溶解情況.
實驗現象:試管中有少量NaCl未溶,KN03全部溶解,有多量Ca(OH)2未溶.
實驗結論:在溫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不同種類固體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溫度(以KNO3為例)在實驗中要改變的因素是:溫度
要保持不變的因素是:溶質的種類(KNO3
操作步驟:用量筒量取5mL蒸餾水分別加入①②③3支試管中,并分別保持在20℃、40℃、60℃再分別向試管中加人KN03至飽和溶液
實驗現象:至飽和溶液,20℃時溶解KN03最少,而60℃時溶解KN03最多
實驗結論:在不同溫度下,固體物質(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分析 理解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好實驗條件.
因素1:要探究物質的種類對溶解度的影響,所以溫度必須保持不變;根據三種物質的溶解現象判斷溶解度;
因素2:因要判斷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所以要改變的因素是溫度;通過實驗的現象判別不同溫度下硝酸鉀的溶解度.

解答 解:探究溶質的種類對溶解度的影響,即除了溶質的種類不同外,其他的量都必須相同;而當探究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時,除了溫度不同之外,其他的量必須相同.
因素1:試管中有少量NaCl未溶,KN03全部溶解,有多量Ca(OH)2未溶.可得:在溫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不同種類固體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
因素2:溫度(以KNO3為例)在實驗中要改變的因素是:溫度;
仿照“因素1”操作步驟:用量筒量取5mL蒸餾水分別加入①②③3支試管中,并分別保持在20℃、40℃、60℃再分別向試管中加人KN03至飽和溶液,
實驗現象:至飽和溶液,20℃時溶解KN03最少,而60℃時溶解KN03最多;
結論:在不同溫度下,固體物質(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
故答案為:溫度;不相等;溫度;用量筒量取5mL蒸餾水分別加入①②③3支試管中,并分別保持在20℃、40℃、60℃再分別向試管中加人KN03至飽和溶液;至飽和溶液,20℃時溶解KN03最少,而60℃時溶解KN03最多;不相等.

點評 主要考查了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及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用簡單的實驗方法解決下列問題:
(1)為了證明馬鈴薯中是否含有淀粉,可取一片剛切開的馬鈴薯片,往上面滴加碘水,呈現藍色,則說明有淀粉存在.
(2)為了證明某種水果糖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將水果糖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取一只試管,放入新制的Cu(OH)2,再加入水果糖溶液并將試管加熱,出現磚紅色沉淀,則說明有葡萄糖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銅、碳酸鈉、硝酸鉀、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多種,為鑒別它們,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水后振蕩,得無色澄清的溶液.
(2)�。�1)中的少量的無色溶液于試管中,然后滴加澄清的石灰水,產生白色沉淀,再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混濁.
據此推斷該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鈉,肯定不含有硫酸銅、碳酸鈣.
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根據四朵浸有石蕊試液的干燥小花在不同條件下顏色的變化,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
Ⅰ噴稀醋酸;Ⅱ噴水;Ⅲ直接放入CO2中;Ⅳ噴水后放入CO2中.

實驗Ⅱ紫花沒有變色,說明水不能使石蕊試液變色.
實驗Ⅳ紫花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化合生成了碳酸.
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H2O+CO2═H2CO3
給第四朵小花加熱:現象:紅色褪去,又恢復成紫色.
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H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明用熱水配制了大半燒杯的硝酸鉀飽和溶液,放一塊較大的塑料塊在液面上漂浮,當時溶液的溫度約為60℃,室溫為20℃,然后小明將溶液冷卻,開始觀察.請你說出小明可能會看到的兩個現象,并用所學到的理化知識予以解釋.(1)燒杯底部有晶體析出;
(2)塑料塊浸入液體中的體積增大.
因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故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析出晶體后的硝酸鉀溶液密度減小,而浮力不變,所以塑料塊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小明向含有CuSO4和ZnSO4兩種溶質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Mg,待充分反應后,濾液呈淺藍色.根據此現象作出了下列判斷,你認為正確的是( �。�
A.濾紙上一定有Cu,一定沒有Mg、Zn
B.濾紙上一定有Cu,可能有Zn,一定沒有Mg
C.濾液中一定有CuSO4、MgSO4,可能有ZnSO4
D.濾液中一定有CuSO4、MgSO4、Zn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A與B有如下的反應:A+B→C+D
(1)若C為NaCl;在A溶液中加入鐵粉能產生氫氣,則A是HCl,若A、B兩溶液恰好反應完全,則反應后溶液的pH=(填“<”、“>”或“=”)7;寫出A、B兩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若B的溶液可以檢驗CO2,寫出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則B的其他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等(只要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鑒別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選項鑒別的物質鑒別方法
A高錳酸鉀和氯酸鉀觀察顏色
B水和雙氧水加二氧化錳,觀察是否有氣泡
C木炭粉和鐵粉用磁鐵吸引
D氮氣和二氧化碳用燃著的木條,觀察是火焰是否會熄滅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或名稱
(1)BaCl2氯化鋇   (2)HNO3硝酸   (3)熟石灰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