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保溫瓶內(nèi)盛有液態(tài)空氣,當打開瓶蓋將一根燃著的木條置于瓶口上方時,可觀察的現(xiàn)象是( 。
A.燃著的木條火焰熄滅B.燃燒更旺
C.先燃燒得更旺,后熄滅D.無明顯的變化

分析 根據(jù)空氣中氮氣的沸點最低,液態(tài)空氣的容器蓋打開時,首先蒸發(fā)出來的時氮氣,隨后才是氧氣;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本題.

解答 解:根據(jù)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
液態(tài)空氣的容器蓋打開時,因為空氣中氮氣的沸點最低,首先蒸發(fā)出來,隨后才是氧氣,因為氮氣不助燃;隔絕了氧氣,因此將一根燃著的木條置于容器口的上方時首先遇到氮氣因為缺氧熄滅;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根據(jù)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和空氣中氣體的沸點的不同進行分析解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請將下面B選項中與A選項中相關(guān)說法的序號,填在A項中對應的橫線內(nèi).
A項
①高錳酸鉀難溶于汽油,易溶于水a(chǎn)
②碘難溶于水,氯化鈉易溶于水b
③用汽油和洗滌劑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c
B項
a.同種物質(zhì)在不同容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b.不同物質(zhì)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滌劑能將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儀器中,均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熱的是(  )
A.燒杯和試管B.蒸發(fā)皿和集氣瓶C.集氣瓶和量筒D.試管和蒸發(fā)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圖所示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小明用如圖1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請你結(jié)合實驗完成下列各題:
(1)放在燃燒匙內(nèi)物質(zhì)是紅磷.該物質(zhì)燃燒時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黃光、冒出白煙、放出熱量,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或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等燃燒停止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且進入的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
(2)通過該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3)若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frac{1}{5}$,則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寫2條)
①裝置漏氣,②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4)圖2是一個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動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氣和足量的白磷,將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燒杯上方.小強用此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活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最后停在10(填整數(shù))刻度處.小強的裝置與小明的裝置相比,其優(yōu)點是密封裝置,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測量結(jié)果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節(jié)約保護水資源,大力建設(shè)生態(tài)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城市澆花,使用噴灌、滴灌技術(shù)
B.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保護水資源
C.保護水資源,禁止使用化肥、農(nóng)藥
D.工業(yè)廢渣的任意排放,不會污染水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
(1)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zhì)是乙.
(2)t1℃時,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乙物質(zhì)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使乙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除加水之外還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溫.
(4)要使甲從其飽和溶液中析出,最簡便的方法是降溫.
(5)t2℃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實驗探究是學習化學的基本途徑.請你參與探究金屬銅的化學性質(zhì):
觀察與問題:將一小塊銅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銅片表面變黑.
假設(shè)與預測:假設(shè)(1)銅片加熱變黑,是因為火焰的黑煙附著在銅片上;
假設(shè)(2)銅片加熱變黑,是因為銅片與空氣里的氧氣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與事實:實驗(1)將銅片放入一支開口的試管中,再用酒精燈對試管加熱片刻,發(fā)現(xiàn)銅片變黑(“變黑”或“不變黑”);
實驗(2)將銅片放入一支充滿氮氣的試管中并塞上橡皮塞,再用酒精燈對試管加熱片刻,銅片不變黑(“變黑”或“不變黑”).
解釋與結(jié)論:上述實驗(1)證實,假設(shè)(1)不正確(“正確”或“不正確”);
實驗(2)證實,假設(shè)(2)正確(“正確”或“不正確”).
表達與交流:銅片在空氣中加熱,實際上是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黑色固體.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銅+氧氣$\stackrel{加熱}{→}$氧化銅.
拓展與遷移:既然銅片在空氣中加熱時,銅片能發(fā)生上述化學反應,聯(lián)系到鎂條在空氣中燃燒也發(fā)生類似的反應,證明了金屬在空氣中點燃或加熱,金屬都可能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其它金屬,也應該相似.例如鋁在空氣中加熱生成氧化鋁的文字表達式是鋁+氧氣$\stackrel{加熱}{→}$氧化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鐵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chǎn)中有重要的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點燃細鐵絲發(fā)生劇烈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為防止集氣瓶破裂,常采取的措施是預先在集氣瓶中裝少量水或放一層細沙.
(2)已知鐵能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將生銹的鐵釘(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鹽酸中,充分反應后有鐵剩余,寫出發(fā)生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HCl=FeCl2+H2↑:,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是Fe2+(用符號表示).
(3)高爐煉鐵中,焦炭的作用是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把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反應結(jié)束后有固體剩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填序號).
A.剩余固體肯定含有銀                   B.剩余固體肯定是銀和銅
C.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D.反應后溶液中可能含有Ag+和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