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①舉一個分子運動的事例,能體現(xiàn)分子在不斷的運動著;如: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
②根據(jù)如圖1實驗,分析蠟燭熄滅的原因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③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金剛石硬度大且不能導電,而石墨卻很軟且導電性好,它們物理性質(zhì)差異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④電解水時正極產(chǎn)生了10mL氣體,根據(jù)氧氣和氫氣體積為1:2,則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是20mL,該實驗能夠說明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理論依據(jù)是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2)由于氧化物III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氧化物III為二氧化碳.而氧化物II和單質(zhì)II點燃能夠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單質(zhì)II一定是氧氣,而氧化物II一定為一氧化碳.同時單質(zhì)II(已經(jīng)確定為氧氣)和單質(zhì)III反應能夠生成二氧化碳(氧化物III),所以單質(zhì)III為碳.氧化物III(二氧化碳)和單質(zhì)III(碳)也能在高溫的情況下生成氧化物II(一氧化碳).氧化物I和氧化物II(一氧化碳)反應生成單質(zhì)I(紅色固體)和氧化物III(二氧化碳),所以單質(zhì)I為銅,而氧化物I為氧化銅,黑色固體.這樣就符合所有的限制條件.結(jié)論為:
①在反應①中CuO+CO
Cu+CO
2.在反應中CuO失去氧,做氧化劑,發(fā)生的是還原反應.
②氧化物II為一氧化碳,在給定的轉(zhuǎn)化中,在反應①體現(xiàn)的是還原性(反應為CuO+CO
Cu+CO
2),在②中體現(xiàn)的可燃性(反應為2CO+O
22CO
2).所以沒有涉及到的為毒性,危害人類健康.
③反應④是二氧化碳字高溫下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其反應方程式為:CO
2+C
2CO.該反應過程中吸收熱量.
故答案為:(1)①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②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④20mL;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2)①CuO;
②毒;
③CO
2+C
2CO.吸收.
分析:(1)根據(jù)分子運動的事例、滅火的原理氣體發(fā)生裝置的確定、物質(zhì)的性質(zhì)一一分析.
(2)本題給的圖好像很復雜的樣子,其實就是涉及6種物質(zhì),所以不要被先入為主嚇倒.單質(zhì)I為紅色固體,在紅色物質(zhì)中只有銅是單質(zhì)固體.而氧化物I和單質(zhì)III均為黑色固體,黑色單質(zhì)應該是碳,而黑色氧化物且能對應金屬銅的只能為氧化銅.而氧化物III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氧化物III為二氧化碳.
點評:考查知識面較多,要明確每一題的信息,逐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