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4.下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白色固體
C.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
D.鐵與稀硫酸反應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分析 A、根據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色煙霧,故選項說法錯誤.
B、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不會觀察到生成白色固體,故選項說法錯誤.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選項說法錯誤.
D、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會觀察到溶液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煙和霧、實驗結論和實驗現象的區(qū)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用所學知識回答.
(1)加熱冷水,當溫度尚未達到沸點時,水中常有氣泡冒出,這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
(2)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此圖回答問題:
①t2℃時,a、b、c三種固體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a=b>c(用“=”“>”“<”符號連接).
②a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純a,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③t2℃時,將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50克,分別蒸發(fā)掉10克水,甲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乙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選填“>”、“=”、“<”).
④若c為氫氧化鈣,在將t1℃時c的飽和溶液中升溫到t2℃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變。ㄌ睢白兇蟆被颉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維生素C(C6H8O6)又叫壞血酸,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是無色晶體,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學性質較活潑,遇熱、堿和重金屬離子容易分解.人體長期缺少維生素C會得壞血。嚮卮穑
①每個維生素C分子共有20個氧原子,有3種元素組成.
②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各元素的質量比mC:mH:mO=9:1:12.
③寫出維生素C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各一種:
物理性質: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化學性質:化學性質較活潑,遇熱、堿和重金屬離子容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用相應的數字和化學符號填空.
(1)兩個碳酸根離子2CO32-      (2)氧化亞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正二價$\stackrel{+2}{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都離不開水.請回答下列與水有關的問題:
(1)硬水會給生產和生活帶來許多不便,檢驗生活用水是否為硬水的物質是肥皂水,生活中有些硬水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
(2)農業(yè)和園林澆灌植物時,將大水漫灌改為噴灌、滴灌的目的是節(jié)約用水.
(3)如圖A、B實驗中,集氣瓶底部水的作用分別是
A: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從而炸裂集氣瓶;
B: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從而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空氣.
(4)當你身處在地震災區(qū)時,水資源受到嚴重污染,必須經過凈化處理后才能飲用.下列各項中與水的凈化過程無關的是C(填字母標號).
A.吸附            B.消毒            C.電解         D.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按下列要求從N2、O2、H2、CO、CO2中選擇適宜的化學式填入空白處.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N2;
(2)能在空氣中燃燒的氣體H2、CO;
(3)有毒的氣體是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油去油污是乳化現象
B.電解水時,常在水中加入氫氧化鈉或稀硫酸增強導電性
C.用洗潔精洗滌油膩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
D.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表事實與相應的解釋不一致的是  ( 。    
選項事實解釋
A水通電分解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氧氣和臭氧(O3)性質不完全相同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C物質熱脹冷縮分子之間有空隙
D銅塊在空氣中不燃燒,納米銅(顆粒極細)在空氣中可以燃燒物質的種類決定反應的劇烈程度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結合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儀器的名稱:a錐形瓶,b集氣瓶.
(2)如果選用高錳酸鉀來制取和收集比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A和D(填字母代號),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時;棉花團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用D裝置收集氣體時,當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時,說明集氣瓶已收滿氣體.
(3)若用B裝置來制取氣體,要控制反應速率,應將長頸漏斗改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A、B兩個制取裝置,在裝入藥品前都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實驗室制取氫氣時,如用E裝置收集H2,則氣體應從d端通入(填“c”或“d”).用裝置C制取氫氣,在反應過程中,要停止該反應的操作是關閉活塞,過一會兒反應就停止,原因是關閉活塞,試管內的氣體無法排出,導致試管內氣壓增大,將液體壓入長頸漏,固液分離,反應停止.
(5)用C裝置在實驗室制取CO2時,若多孔隔板改成隔離銅網,同樣可以制取,如改用隔離鋁絲網做,那么產生的效果是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純,原因是:2Al+6HCl=2AlCl3+3H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說明金屬活動性Cu<Al(填“>”、“<”或“=”).
(6)如圖所示,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寫出一種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