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如圖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用A圖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若錐形瓶內的反應進行較長時間后,用燃著的火柴放在集氣瓶口,火焰仍不熄滅,則是由于A 裝置存在缺陷,其缺陷為________;
(2)圖 B、C、D 是探究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
(3)圖 E 和 F 是探究哪種離子能促進 H2O2 分解的實驗,現象是:E 中產生大量氣泡,F 中沒有明顯現象,則促進 H2O2 分解的離子符號是________。
II工業(yè)燒堿中常含有雜質碳酸鈉.某興趣小組同學圍繞工業(yè)燒堿樣品純度測定問題,展開了討論與探究.
(實驗思路)利用 Na2CO3與稀 H2SO4反應產生 CO2,通過測定產生的 CO2質量,確定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計算樣品純度.
(實驗方案)小明根據以上思路,設計了如圖甲的實驗方案(固定裝置省略).
(1)A 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有________.
(2)濃硫酸的作用為________.
(3)能說明樣品中的碳酸鈉完全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
(交流討論)經討論,小組同學一致認為圖甲中小明設計的實驗方案有缺陷,則因方案設計缺陷而導致誤差的因素有________(填序號).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裝置內空氣中的 CO2 沒有排出
③反應產生的 CO2 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與空氣直接相通
(實驗改進)為減少誤差,使測定生成 CO2 的質量更準確,該小組同學根據以上討論,對圖甲方案進行改進,設計了如圖乙的實驗方案(固定裝置省略).圖乙 B 裝置中樣品在與稀硫酸反應前和停止反應后,都要通過量的空氣,反應前通空氣時 a、b、c 三個彈簧夾的控制方法是________.
(數據分析)該實驗測定工業(yè)燒堿的純度,需要收集的數據有________,若撤去圖乙中的A 裝置,實驗步驟同上,則測得工業(yè)燒堿的純度將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恩施沙地中學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滴加液體 B.驗滿氧氣 C.讀取液體體積 D.向試管中加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南山集團東海外國語學校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兩個原子,甲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乙原子核內有7個質子和7個中子,關于這兩個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不屬于同類原子 B.核電荷數不相同
C.相對原子質量相同 D.核外電子數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非諾洛芬是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藥物,化學式為C15H14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屬于氧化物 B. 一個非諾洛芬分子中有32個原子
C. 非諾洛芬由碳氫氧原子構成 D. 非諾洛芬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5: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宏觀性質與微觀結構相互聯(lián)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物質性質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 變癟的兵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體積變大
B. 降溫能使水結成冰,是因為在低溫下水分子靜止不動
C. 金剛石、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原子種類不同
D. 水和雙氧水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印刷銅制電路板的“腐蝕液”是FeCl3溶液。已知銅鐵均能與FeCl3溶液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F將一包銅鐵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中仍有少量固體,關于燒杯中物質組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體一定是鐵和銅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體一定含銅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體一定含銅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體一定是鐵和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傾倒液體 B.測定溶液pH
C.稱取7.56gNaOH D.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教育集團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科學的發(fā)展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化學以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你認為下列過程中,不含化學變化的是
A.石墨導電 B.甲烷燃燒
C.葡萄釀酒 D.菜刀生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活動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織布 B. 耕田
C. 生火 D. 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