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5.一氧化氮(NO)是一種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通常情況下極易與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實驗室收集NO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氣集氣法B.向下排空氣集氣法
C.排水集氣法D.向上排空氣集氣法和排水集氣法

分析 氣體不溶于水,且不能與水發(fā)生反應,可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密度大于空氣,且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的無毒氣體,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密度小于空氣,且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的無毒氣體,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解答 解:A、由于NO極易與氧氣反應,而空氣中含有氧氣,因此就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了.故A錯誤;
B、由于NO極易與氧氣反應,而空氣中含有氧氣,因此就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了.故B錯誤;
C、由于NO難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C正確;
D、由上分析,D錯誤.
故選C.

點評 掌握收集氣體的方法,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為純凈,是最理想的收集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溶液都能跟CuSO4、稀HCl、Na2CO3溶液反應的是( �。�
A.Ba(NO32B.Ca(OH)2C.H2SO4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化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金屬能與稀鹽酸產(chǎn)生氣體,能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一定是金屬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C.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一定是酸溶液
D.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如圖所示實驗,當通過導管向熱水中通入氧氣時,白磷在水下燃燒,該實驗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為:
①可燃物;②可燃物的溫度達到它的最低溫度(或著火點)③與氧氣接觸,
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_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③屬于同種元素B.④屬于離子,離子符號為Mg+2
C.②③的化學性質相似D.它們對應的都是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物質可用于實驗室測定空氣成分的是( �。�
A.鐵絲B.木炭C.紅磷D.蠟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已知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體草酸(H2C2O4)受熱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已知氫氧化鈉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氣體,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對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種類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生成物中有哪幾種碳的氧化物?
【設計實驗】依據(jù)CO和CO2的性質,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探究】
(1)觀察到A裝置(填序號)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CO2氣體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2)有兩種實驗現(xiàn)象都能分別證明草酸分解的氣體中含有CO,分別是:
①D裝置中出現(xiàn)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粉末的現(xiàn)象;②C中石灰水不變渾濁,F(xiàn)中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探究證明:生成物中有CO和CO2兩種氣體.
草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H2C2O4H2SO4_CO↑+CO2↑+H2O.
【問題討論】
(1)C裝置的作用是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裝置末端酒精燈的作用是把一氧化碳轉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環(huán)境.
(2)如D裝置中硬質玻璃管(含內容物)實驗前質量為112.5g,實驗后質量為109.3g,則參與反應的氧化銅質量為16g.(Cu-64  O-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30克制取氧氣,等加熱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20.4克.求:
(1)反應生成氧氣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物質與稀硫酸反應不能產(chǎn)生氫氣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