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實不能用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加以解釋的是( 。
| A. | 不能用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
| B. | 鐵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 |
| C. | 在化合物中,鐵顯+2、+3價,銅顯+1、+2價 |
| D. | 相同條件下,鋅和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
考點:
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專題:
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且金屬的活動性越強,反應越劇烈;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jù)此結(jié)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不能用金屬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是因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故選項錯誤.
B、鐵能將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故選項錯誤.
C、在化合物中,鐵顯+2、+3價,銅顯+1、+2價,與金屬的活動性無關(guān),不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故選項正確.
D、鋅和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是因為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guān)鍵所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取的相關(guān)信息正確的是()
A.甲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CH2 B.丙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
C.該反應中有4種化合物 D.甲、乙兩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下列實驗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1銅片與黃銅片相互刻畫,銅片表面留下明顯劃痕,說明銅片比黃銅片的硬度 (填“大”或“小”)
(2)圖2煤粉和木屑最先燃燒的是 ,燃燒的順序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3)在實驗室中用圖3裝置制取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圖4、圖5為兩種驗滿CO2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操作是圖 (填數(shù)字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三塊相同的鋁片(均已去除氧化膜)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1:取第一塊鋁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顯的現(xiàn)象
實驗2:取第二塊鋁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鋁片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
實驗3:取第三塊鋁片,放入濃硫酸中,無明顯的現(xiàn)象
實驗4:將實驗3中的鋁片取出,洗凈后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在實驗1中可以觀察到鋁片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 |
| B. | 由實驗2可以得出金屬鋁比銅活潑 |
| C. | 鋁片與濃硫酸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
| D. | 濃硫酸與稀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有差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甲、乙、丙三種金屬,采用將其中的一種金屬分別放入另外兩種金屬的硫酸鹽溶液中的方法進行實驗,得到三種金屬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 A. | 乙、甲、丙 | B. | 乙、丙、甲 | C. | 丙、甲、乙 | D. | 丙、乙、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一定質(zhì)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稱量,得到的質(zhì)量為m克,據(jù)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取反應后的濾液觀察,濾液可能呈藍色 |
| B. | 取反應后的濾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
| C. | 取濾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氣泡產(chǎn)生 |
| D. | 濾渣中的物質(zhì)至少有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與金屬有關(guān)的問題
(1)在黃銅(銅鋅合金)片和純銅片中,硬度較大的是 ,將它們分別放入稀鹽酸中能產(chǎn)生氣泡的是 ;
(2)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 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取少量濾液滴加稀鹽酸,產(chǎn)生白色沉淀.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是( 。
| A. | CH4+2O2CO2+2H2O | B. | 3Fe+2CO2Fe3O4 |
| C. | NaOH+HCl═NaCl+H2O | D. | H2CO3═C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