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質(zhì)燃燒的問題,大約在1700年左右,德國化學家施塔爾(G·E·stahl)提出一種燃素學說,認為在一切可燃燒的物質(zhì)中,都含有燃素的成分.物質(zhì)燃燒的過程就是可燃物釋放出燃素的過程.比如,木材在燃燒時,將其中所含的燃素釋放后,木材縮小為灰燼,當金屬燃燒時,失去燃素成為焙渣,可用下式表示:金屬-燃素=焙渣.同學們,請你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有關燃燒的知識,舉出具體事例說明“燃素”學說的錯誤之處.

答案:
解析:

燃燒通常是指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一種反應.如紅磷燃燒并不是因為紅磷中含有“燃素”,而是指紅磷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關于鐵的化學性質(zhì)的知識網(wǎng)絡圖(箭頭表示轉(zhuǎn)化方向,部分反應物、生成物省略),其中B是可燃性氣體單質(zhì),C為紅色金屬,D是疏松多孔的紅色物質(zhì).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里發(fā)生時,為了防止集氣瓶炸裂,必須
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氣瓶底部鋪一層細沙)
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氣瓶底部鋪一層細沙)
;A的化學式為
Fe3O4
Fe3O4

(2)D物質(zhì)為鐵銹,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
Fe2O3
Fe2O3

(3)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4)寫出B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H2+O2
 點燃 
.
 
2H2O
2H2+O2
 點燃 
.
 
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學習化學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為化學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問題.從化學的角度看,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質(zhì)量守恒定律是一條重要規(guī)律.請利用該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判斷蠟燭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號),判斷的依據(jù)是
 

(2)某同學取一根潔凈的銅絲,稱量其質(zhì)量為m1 g,將此銅絲加熱并冷卻后再次稱量,其質(zhì)量為m2 g,則m1
 
 m2 (填“>”、“<”或“=”),產(chǎn)生這一結果的原因是
 

(3)在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zhì)并使其發(fā)生反應,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物質(zhì) X Y Z W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2 1 16 16
一段時間后的質(zhì)量(g) 17 m 6 11
A.m=1
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C.X與Z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是3:2
D.若該反應充分進行,反應后W仍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043

關于物質(zhì)燃燒的問題,大約在1700年左右,德國化學家施塔爾(G·E·stahl)提出一種燃素學說,認為在一切可燃燒的物質(zhì)中,都含有燃素的成分.物質(zhì)燃燒的過程就是可燃物釋放出燃素的過程.比如,木材在燃燒時,將其中所含的燃素釋放后,木材縮小為灰燼,當金屬燃燒時,失去燃素成為焙渣,可用下式表示:金屬-燃素=焙渣.同學們,請你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有關燃燒的知識,舉出具體事例說明撊妓財學說的錯誤之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