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圖示中能表示保持氫氣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表示氫原子, 表示氧原子)

A. B. C. D.

B 【解析】 A、A表示氧原子,錯誤; B、B表示氫分子,正確; C、C表示水分子,錯誤; D、D表示氧分子,故錯誤。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仁愛版九年級化學專題四第三單元基礎題 題型:綜合題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能源和環(huán)境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煤、天然氣和_____通常稱為化石燃料.

(2)煤塊燃燒時,將煤塊粉碎成煤粉是為了使煤與空氣_____.

(3)2011 年延慶縣首批試驗使用電動出租車,有效地減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 硫、一氧化碳的排放,這些物質中會引起溫室效應的是_______ ;造成酸雨的 是_______.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盡量減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從而降低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電器后拔掉插頭

C.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 D.優(yōu)化建筑設計,研制新型保溫材料.

石油充分接觸 .CO2 ;SO2ABD . 【解析】 (1)煤、天然氣和石油通常稱為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一系列的復雜的化學變化而形成的,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2)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可以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煤充分燃燒; (3)二氧化碳(CO2)會引起溫室效應,二氧化硫(SO2)會造成酸雨; (4)一次性的木筷不符合重復利用的環(huán)保理念,應該減少使用,A選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試管加熱固體時,有時因操作不正確而出現試管炸裂的現象,其原因分析不可能是

A. 加熱前試管外壁有水 B. 沒有預熱試管

C. 試管口略向上傾斜了 D. 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部了

D 【解析】 A、試管外邊有水,容易導致試管受熱不均勻使試管炸裂,故選項錯誤;B、加熱固體前用酒精燈外焰給試管預熱,可以防止試管炸裂,故選項錯誤;C、試管口應略微向下傾斜,否則藥品中的濕氣加熱后變成水蒸氣,在試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故選項錯誤;D、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不會使試管炸裂,故選項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魯教版化學上第2章探秘水世界單元檢測題 題型:多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純凈物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 B. 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C. 質量分數為99.99%的硅為混合物 D.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BC 【解析】 A、有的純凈物由分子構成,例如氧氣;有的純凈物由原子構成,例如鐵;有的純凈物由離子構成,例如氯化鈉,故A說法錯誤; B、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B說法正確; C、質量分數為的硅中含有其他的物質,故是混合物,故正確; D、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才是純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比如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故由同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魯教版化學上第2章探秘水世界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用試管加熱固體物質時,有時會因操作不正確而出現試管炸裂的情況,曉飛同學經過分析,得出了幾條可能導致事故的原因,你認為他的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A. 加熱前試管外壁的水未用布擦干

B. 加熱時試管受熱不均勻,局部溫度過高

C. 加熱時,試管夾夾得過緊

D. 加熱后,試管還未冷卻,即用水沖洗

C 【解析】 A、給試管中的藥品加熱時,為防止試管炸裂,加熱前應將試管外壁的水用布擦干,故A不符合題意; B、加熱時試管受熱不均勻,局部溫度過高會導致試管炸裂,故B不符合題意; C、加熱時,應當用試管夾夾持,不會導致試管炸裂,故C符合題意; D、加熱后的試管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否則會由于驟冷造成破裂,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科粵版化學上第一、二章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為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1)將燃燒匙中的過量的紅磷點燃后放入集氣瓶中。

(2)待反應停止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大約達到集氣瓶體積的________為止;

(3)燃燒匙內為什么要盛放過量的紅磷?________.

(4)寫出發(fā)生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

(5)實驗結束后發(fā)現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未達到預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任回答一條即可)

(6)已知:鎂+氧氣 氧化鎂(固體),鎂+氮氣氮化鎂(固體).

根據上述反應,想一想,能否用鎂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的組成?________(填“能”或“不能”).

保證集氣瓶內氧氣全部耗盡磷+氧氣五氧化二磷裝置漏氣(合理即可)不能 【解析】 (2)紅磷燃燒消耗了集氣瓶中的氧氣,待反應停止冷卻后,瓶內氣壓小于外界的大氣壓,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集氣瓶,直到集氣瓶內外氣壓相等時為止,此時進入集氣瓶的水約占集氣瓶體積的五分之一; (3)為了實驗的準確性,為了將集氣瓶中的氧氣全部耗盡,所以應加入過量的紅磷; (4)磷與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科粵版化學上第一、二章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如圖的信息判斷,下列關于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屬于非金屬元素 B. 鋁原子的核電荷數是13

C. 鋁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7g D. 鋁離子帶3個單位負電荷

B 【解析】 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鋁,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由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原子的核電荷數是13,故選項說法正確;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2,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北京課改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之謎單元檢測題 題型:填空題

小雨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總結
 

實驗一
 

取5ml5%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只是反應速率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二
 

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二氧化錳加入水中,不產生氧氣
 

實驗三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1)請你幫小雨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表內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

(3)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三”反應后試管內的剩余物繼續(xù)實驗.接下來的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是

(1)較慢 沒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向盛有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大量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迅速復燃 (2)對比驗證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沒有發(fā)生改變 (3)繼續(xù)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并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有大量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沒有發(fā)生改變 【解析】 (1) 實驗一:雙氧水在沒有二氧化錳做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秋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5單元化學方程式單元綜合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潔廁靈”與“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產生一種有毒氣體X.反應原理為:NaClO+2HCl=NaCl+X↑+H2O,則X的化學式為

A. H2 B. ClO2 C. O2 D. Cl2

D 【解析】試題 依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原子的個數和種類不變可以知道X的化學式為Cl2。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