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為測定空氣中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具體操作是:先關閉彈簧夾;再將螺旋狀的銅絲在酒精燈上灼燒后迅速插入大試管接觸試管底部的白磷(過量);然后立即塞緊橡膠塞.他觀察到大試管中產生大量的白煙.請你幫他解答下列問題:
(1)寫出自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待試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此時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據此可證實空氣中O2與N2的體積比大約為
 

(3)如果裝置氣密性不好,測出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將
 
 (填偏大、偏小、不變).
考點:空氣組成的測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1)默寫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根據白磷燃燒生成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而使試管內氣體體積減小,結合空氣中氧氣含量分析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并利用對壓強的認識解釋出現該現象的原因;
(3)分析裝置氣密性不好在冷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判斷該意外情況對實驗測出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的影響.
解答:解:
(1)白磷在空氣中燃燒,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
 點燃 
.
 
2P2O5;
(2)白磷燃燒消耗氧氣,待試管冷卻后,由于占空氣體積
1
5
的氧氣被完全反應,管內氣體體積減小,使試管內壓強減小的緣故,打開彈簧夾,水倒流入試管內,填補原來氧氣所占體積,因此進入的水的體積約占試管容積的
1
5
;據此可證實空氣中O2與N2的體積比大約為 1:4.
(3)如果裝置氣密性不好,在進行冷卻過程中,外界空氣進入試管,而導致進入水的體積偏小,則測出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偏小;
故答案為:
(1)4P+5O2
 點燃 
.
 
2P2O5
(2)水倒流入試管內,約占試管容積的
1
5
; 1:4
(3)偏小
點評:利用可燃物耗盡空氣中氧氣,測量所剩余氣體的體積而得到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中要求可燃物燃燒不能產生新的氣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將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未觀察到明顯變化,其原因是
 
,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我能證明它們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2)實驗設計思路一:可以證明反應物
 
(填化學式)減少,該物質的減少可以通過密閉容器內
 
減少來證明.
(3)實驗設計思路二:可以證明有新物質的生成,你證明的新物質是
 
(填化學式).你可以用三種方法證明:取上述溶液分別于三支試管中,滴加HCl、
 
 
溶液(要求用三種不同物質類別填寫化學式),對應實驗現象
 
、
 
和有白色沉淀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下列實驗裝置檢驗混合氣體中含有CO、H2、CO2、水蒸氣.(假設氣體通過裝置時均被完全吸收和反應).

①連接上述裝置的順序是:混合氣體→
 
→尾氣處理.(填裝置編號)
②B裝置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一個氮分子
 
;      
②兩個鐵原子
 

③五個銀離子
 
;      
④標出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⑤能供給呼吸的氣體
 
;
⑥廚房中調味用的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銅、氯化鎂、液氧、二氧化碳、氦氣、碳酸鈣是初中化學重點學習的物質,請從不同角度來分類;
(1)從微觀構成的角度:由分子構成的是
 
;由原子構成的是
 
;由離子構成的是
 

(2)請嘗試從另外的角度對上述物質進行分類,該類別物質不少于3種,并說出分類的依據.所含物質
 
.分類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反復加熱食油,會使其產生一種名稱為
 
的致癌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硫酸銅、氯化鈉、氫氧化鈉、硫酸鈉四種溶液,通過觀察即可鑒別出來的是
 
(填化學式,下同)溶液,將其滴加到另外三種溶液中可鑒別出
 
溶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剩余的兩種溶液,各取少量原溶液再滴加
 
溶液即可進行鑒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請根據你所了解的知識填空:
(1)寫出電解水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此實驗說明參加化學反應的最小微粒是
 
.此實驗能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織,其理由是
 

(3)若將質量分數為2%的NaOH溶液50g進行電解,當溶液中NaOH的質量分數增加到4%時停止電解,溶液的pH比電解前
 
(填“變小”、“不變”、“變大”),產生O2的物質的量為
 
mol.(精確到0.1)
(4)寫出實驗室用水鑒別的一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家正在研究如圖所示的循環(huán)體系.

從圖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①該技術符合低碳經濟的理念             ②該過程所用的催化劑一定是二氧化錳
③該體系有一種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氫氣   ④該技術有助于緩解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
⑤二氧化碳與氫氣在復合催化劑條件下反應的產物是混合物.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