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物質的分子本身沒有變化
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物質的分子本身沒有變化
考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義與構成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qū)別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和原子的聯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而且一切分子都是有原子構成的.
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故A錯誤;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故B錯誤;
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物質的分子本身沒有變化,變化的是分子間的距離、相對位置和運動速率,故C正確;
D、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qū)別和聯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去年至今,我國北方,合肥地區(qū)霧霾天氣頻發(fā).PM2.5顆粒物是形成灰霾的罪魁禍首.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對外公布《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和《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指數日報技術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將PM2.5作為一般評價項目納入標準,新的監(jiān)測項目將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全面實施.以下組別中為全部影響空氣質量的一組污染物是(  )
A、SO2、NO2和可吸入顆粒物(含PM2.5)
B、CO2、O2和SO2
C、NO2、N2和可吸入顆粒物 (含PM2.5)
D、CO2、N2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食醋B、娃哈哈純凈水
C、鎂D、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題的是( 。
A、去超市購物用環(huán)保的布袋裝東西
B、短時間不用電腦時,關掉不用的程序,啟用電腦“睡眠”狀態(tài)
C、盡量用消毒的筷子,飯盒,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D、為了減少“白色污染”,將陳舊的塑料制品焚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用嘗味道區(qū)別廚房里的精鹽和白糖
B、用觀察狀態(tài)來區(qū)別水和酒精
C、用看顏色來區(qū)別金和銀
D、用測溶解性來區(qū)別蔗糖和面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
A、氧氣用于煉鋼
B、稀有氣體用于作保護氣
C、氮氣用于制造化肥
D、稀有氣體用于電光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
A、用銅作導線
B、用小蘇打蒸饅頭
C、用干冰作制冷劑
D、用金鋼石作玻璃刀刀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生活中的”水”可看作純凈物的是(  )
A、河水B、自來水
C、汽水D、部分結冰的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發(fā)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碘-131外泄.人體的甲狀腺會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對甲狀腺造成損傷,碘片可減少甲狀腺對碘-131的吸收.請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在一些極少數地區(qū)也檢測到極少量的碘-131,這說明微粒是
 

(2)碘片中的“碘”指的是
 
(選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反應堆芯釋放出的高溫氫氣接觸外界的氧氣發(fā)生劇烈反應,導致連續(xù)爆炸.氫氣爆炸時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的基本類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