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加碘”、“醬油加鐵”、“兒童補鈣”等,這里碘、鐵、鈣是指給人補充(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離子


【考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專題】化學與生活健康;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加碘食鹽”、“加鐵醬油”“兒童補鈣”等物質中的碘、鐵、鈣等不能以單質、分子、原子形式存在,一般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是指元素.                                   

【解答】解:加碘食鹽、“醬油加鐵”、“兒童補鈣”等物質中的成分主要以無機鹽存在,即這里的碘、鈣、鐵存在于無機鹽中,則指的是元素,故B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有關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分子、原子、離子和元素的認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南南同學看到“好想你”紅棗袋中裝有一袋防腐劑,品名為               

“504雙吸劑”,其標簽如圖所示.南南和北北對這包久置的“504雙吸劑”        

固體樣品很好奇,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久置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鐵與氯化鐵溶液在常溫下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亞鐵.           

【作出猜想】久置固體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實驗探究】                                                

南南同學的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  固體逐漸消失,有無色氣體產(chǎn)生,得到淺綠色溶液    固體有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F(xiàn)e2O3

北北同學認為南南同學的實驗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xiàn)e2O3的結論,理由是  ,并設計如下實驗方案繼續(xù)驗證.                          

           

(1)步驟①樣品用磁鐵吸引前需經(jīng)過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  .          

(2)步驟②中固體溶解時放出大量熱,由此可以判斷固體中一定含有  .寫出該過程中的化學方程 .          

(3)步驟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北北同學對濾渣B又進行探究.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取濾渣B于試管中,加入適量  

②生成的氣體通入      ①固體減少,  ②該溶液變渾濁.    固體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實驗結論】綜合上述實驗及所給數(shù)據(jù),該久置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Fe、Fe2O3、CaO、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下表:

物質

反應前質量(g)

4

1

42

10

反應后質量(g)

待測

20

6

31

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B.參加反應的甲、丙的質量比為1:9

C.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一定為19:21

D.甲反應后的質量為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因為組成元素和分子構成不同          

B.稀有氣體可做保護氣,因為原子最外層電子層達到穩(wěn)定結構            

C.大多數(shù)金屬易被氧化,因為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較多,易得電子        

D.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因為水分子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都離不開水,下圖是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示意圖:         

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自來水廠生產(chǎn)自來水時,使用的凈水方法有  (填序號).        

A.沉淀       B.過濾       C.煮沸       D.蒸餾       E.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劑(明礬)的作用是。.                      

(3)自來水廠用ClO2消毒,漂白粉[有效成分為Ca(ClO)2]可用于飲用水消毒.工業(yè)上制備漂白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l2+2Ca(OH)2=X+Ca(ClO)2+2H2O,X的化學式為  .                

(4)節(jié)約用水人人有責,請舉出一種節(jié)水的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            B.                        

過濾                C.                        

加熱液體            D.                       

熄滅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蘋果酸鈉鹽(C4H5O5Na)是一種低鈉鹽,適合患有高血壓、腎病、心臟病的患者服用.關于C4H5O5Na說法正確的是(  )                                         

A.由C、H、O、N四種原子構成             B.是一種化合物       

C.相對分子質量為156 g                  D.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了一套驗證二氧化碳與水能否反應的實驗,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試紙浸泡濾紙,曬干后折成紙花,然后按如圖所示分別進行:                                                

(1)在B實驗中,當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紙花顯  色,B實驗的作用是  .         

(2)該學生通過上述實驗能否得出滿意的結論?  .                  

(3)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請你設計還需進行的實驗,以得出滿意的結論.(用語言敘述或圖示均可)                          

(4)若把(Ⅲ)中變紅的混合物加熱,將會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室溫下某氣體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測得該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50%,則該氣體可能為下列組成中的 (     )

①SO2  ②SO2、CO  ③SO2、N2  ④CO、N2  ⑤SO2、CO、N2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