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所含雜質 | 所選用試劑或方法 |
A | NaOH溶液 | Na2CO3 溶液 | 稀鹽酸 |
B | CaO | Ca | 高溫灼燒 |
C | Fe | Zn | 稀硫酸 |
D | 稀鹽酸 | 稀硫酸 | 加適量Ba(NO3)2溶液,再過濾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蠟燭在空氣里燃燒,發(fā)生的變化是( )
A.只發(fā)生物理變化 B.只發(fā)生化學變化
C. 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D.既發(fā)生物理變化又發(fā)生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開發(fā)新能源,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控制溫室效應
B.重復使用塑料制品,減少白色污染
C.提倡金屬廢棄物回收利用,既能節(jié)約金屬資源,也可防止污染
D.水體有自凈能力,所以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也沒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的原因是構成物質的原子結構不同
B.人們常常在鐵的表面刷一層鋁粉防銹,原因是鋁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鹽酸可用于除鐵銹,原因是鹽酸可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D.把Ca(OH)2和NH4Cl一起使用既可改良土壤酸性又可以補充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和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
(1)2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 ;
(2)20℃時,將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升溫到40℃,(不考慮水分的蒸發(fā))所得甲物質溶液的質量 (選填“>”或“=”或“<”)乙物質溶液的質量。過濾后再將兩溶液恢復至20℃,此時甲物質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選填“>”或“=”或“<”)乙物質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3)A、B兩燒杯中分別裝有40℃的100g和200g的相同濃度的甲的不飽和溶液,將兩份溶液分別都恒溫蒸發(fā)20g水,都析出了晶體。析出晶體的質量關系為A__________B(選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點燃的火柴豎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繼續(xù)燃燒,其原因是( )
A. 火柴梗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B. 火柴梗著火點較高
C. 火柴梗潮濕不易繼續(xù)燃燒 D. 火柴梗接觸氧氣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試管和小氣球中分別先加入稀鹽酸和一種常見的固體物質,然后將氣球中的固體倒入試管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且氣球脹大。請依據(jù)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氣球中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至少答出兩種不同類型的物質) 、 。
(2)請用簡單的實驗方法,證明制得的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是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把過量鋅粒加入有鹽酸的試管中,發(fā)現(xiàn)隨著反應的進行,產生氣體的速度逐漸加快,一段時間后逐漸減慢,最后停止產生氣體。在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溫度也先隨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溫。于是,小明設計實驗來探究“一定質量的某種金屬和同體積鹽酸反應快慢的影響因素”。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某金屬與同體積鹽酸溶液反應實驗數(shù)據(jù)表
鹽酸溶液濃度 | 反應開始時酸 溶液的溫度 | 反應開始到2分鐘產生的氣體體積 | 反應結束共產生氣體體積 |
5% | 20℃ | 10 mL | 60 mL |
10% | 20℃ | 19 mL | 118 mL |
15% | 20℃ | 28 mL | 175 mL |
5% | 35℃ | 28 mL | 60 mL |
10% | 35℃ | 72 mL | 118 mL |
15% | 35℃ | 103 mL | 175 mL |
(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一定質量的某種金屬和同體積鹽酸反應,影響金屬和酸反應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 。
(2)可以通過比較 實驗數(shù)據(jù)來確定金屬和酸反應的快慢。
(3)過量鋅粒加入鹽酸中,反應開始的一段時間,反應速率逐漸加快,而不是逐漸減慢。請分析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