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剛同學按所學的家庭小實驗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沒有冰箱,為了使自制的汽水變得冰涼可口,他想到可以從集鎮(zhèn)上購買一種商品來產生制冷效果,他應購買的是( )
A.硝酸銨 B.蔗糖 C.氫氧化鈉 D.食鹽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考古發(fā)現(xiàn),早在一萬多年前我國就已開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現(xiàn)代人們已能生產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鋁等為原料生產的陶瓷制造發(fā)動機零件。下列有關氧化鋁陶瓷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B.該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鋁屬于非金屬氧化物
C.該陶瓷耐高溫、強度高
D.該陶瓷不屬于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 A. | 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
| B. | 能去除油污,可做廚房的清潔劑 |
| C. | 固體氫氧化鈉可用作二氧化碳氣體的干燥劑 |
| D. | 如果不慎將氫氧化鈉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硫酸是常見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濃度不同,濃硫酸與稀硫酸在性質上存在較大差異,如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吸水性和強腐蝕性等.某課外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濃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實驗.請結合有關實驗,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濃硫酸在濾紙上寫字,過后觀察,字跡顯黑色,這主要是由于濃硫酸具有 性,使紙中的纖維素炭化的緣故;在洗氣瓶中盛放濃硫酸,除去氫氣或氧氣中的水分,是利用其 性.
(2)探究濃硫酸的吸水性.興趣小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 98%的硫酸與10mL水配成)約20mL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稱量、觀察、記錄、分析.根據室溫環(huán)境下實驗的數(shù)據繪成的曲線如圖:
①稀釋濃硫酸時,應將 緩緩地注入盛有 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原因是 、 .
②由如圖曲線你能得到的實驗結論有哪些?(寫兩點) 、 .
(3)探究濃硫酸能否使鐵鈍化(鈍化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護層,使內層金屬不再發(fā)生變化).
可選用的實驗藥品有:相同鐵片若干、濃硫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等.實驗儀器任選.
①興趣小組已經完成下表實驗Ⅰ和Ⅱ,請你幫他們將實驗報告補充完整.
方案 | 實驗假設 | 實驗方案 | 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 |
Ⅰ | 能發(fā) 生鈍化 | 取一鐵片先插入濃硫酸中,一段時間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銅溶液中. | 無明顯變化,假設成立. |
Ⅱ | 能發(fā)生鈍化 | 取兩片相同的鐵片,一片放入濃硫酸中,一段時間后取出,與另一片同時放入硫酸銅溶液中. |
假設成立. |
認為方案Ⅱ與方案Ⅰ相比,方案Ⅱ的優(yōu)點是 .
②請你選用提供的藥品再設計一個實驗,簡述實驗方案: .
③某同學將一鐵片插入盛有98%的濃硫酸的試管中,無明顯變化,再給試管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溶液變色并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此現(xiàn)象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水泥廠化驗室,為了測定某礦山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取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在燒杯中反應(假設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有關實驗數(shù)據如下表:
反應前 | 反應后 | ||
實 驗 數(shù) 據 | 燒杯和稀鹽酸 的質量 | 石灰石樣品 的質量 | 燒杯和其中混 合物的質量 |
150g | 12g | 157.6g |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
(2)求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劑是水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蕩,食用油是溶質
C.氯化鈉放入水中,形成無色溶液
D.將少量氯化鈉放入水中溶解,溶劑是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塊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塊后
,分別浸泡于等質量的溶有少量洗滌劑的冷水和熱水中,其中C、D分別再滴加同一牌子的洗滌劑各5滴。
(1)10 min后撈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凈,并進行比較, 杯中的抹布最干凈。原因是
。
(2)根據從上述實驗得到的啟示,談談在家中清洗餐具時應如何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明礬可用于凈水,是因為明礬溶于水生成的膠狀物可以 懸浮于水中的雜質,
使水澄清,除去硬水中過多的Ca2+和Mg2+就可得到軟水;通常可用 來檢驗硬水與軟水;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處理為無毒氣體。下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體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C.生成物中有單質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