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根據現(xiàn)象或事實,用相關知識加以解釋結論正確的是( �。�
A.熱脹冷縮---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B.溫度升高---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增大
C.能使燃燒的木條熄滅---該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D.香氣撲鼻---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分析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能使燃燒的木條熄滅的氣體具有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A、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而不是大�。╇S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B、溫度升高,物質的溶解度不一定增大,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選項解釋錯誤.
C、能使燃燒的木條熄滅,該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氣等氣體,故選項解釋錯誤.
D、香氣撲鼻,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趨勢、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等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顯電性的粒子,不顯電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C.燃燒都伴隨著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所以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就是燃燒
D.鹽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物質,硝酸銨中沒有金屬陽離子,不屬于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2008年9月,中國爆發(fā)三鹿嬰幼兒奶粉受污染事件,導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嬰幼兒產生腎結石病癥,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C3H6N6).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早期合成使用雙氰胺法:由電石(CaC2)制備氰胺化鈣(CaCN2),氰胺化鈣水解后二聚生成雙氰胺,再加熱分解制備三聚氰胺.目前因為電石的高成本,雙氰胺法已被淘汰.與該法相比,尿素法成本低,目前較多采用.尿素(CO(NH22)以氨氣為載體,硅膠為催化劑,在380-400℃溫度下沸騰反應,先分解生成氰酸,并進一步縮合生成三聚氰胺.
總的反應式為:6CO(NH22═C3N6H6+6NH3↑+3CO2↑(反應條件已略去)
求:(1)三聚氰胺中碳、氫、氮的質量比是6:1:14
(2)若要制得189千克三聚氰胺需要多少千克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在高溫下熾熱的炭能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混合氣體.為了檢驗該混合氣體的成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請你一起參與完成.

(1)將該混合氣體通過裝置A,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氣體.
(2)為了檢驗該混合氣體中是否含有CO氣體,請從上述四個裝置中選出合適的裝置,選出裝置的連接順序(用裝置編號表示,裝置不重復使用):混合氣體→C→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食用碘鹽可預防缺碘而引起的大脖子病,加碘食鹽中主要是以碘酸鉀(KIO3)形式存在,則碘酸鉀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 �。�
A.-1B.+3C.+5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僅考慮沉淀為Cu(OH)2. 據圖回答: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Cl+NaOH=NaCl+H2O
CuCl2+2NaOH=2NaCl+Cu(OH)2↓)
(1)整個反應過程中,Cl- 離子個數(shù)不變.
(2)與HCl反應的NaOH溶液40克?
(3)試通過計算確定m1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綠色化學有助于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
A.
焚燒小麥秸稈
B.
發(fā)展太陽能電池
C.
拒絕一次性筷子
D.垃圾分類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用“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制得的純堿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為測定某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小明稱取該純堿樣品5.5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鈣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氯化鈣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求:
(1)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精確到0.1%)
(2)所加入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是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30℃時,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C.升高溫度可以使丙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D.30℃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比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