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人類要在月球居住,首先離不開淡水和氧氣,而月球上既沒有水又沒有空氣.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月球的沙土中含有豐富的含氧鈦鐵礦,成分為TiO2、Fe2O3的混合物,若將這些礦石利用CO來還原可以提煉單質鈦和鐵,若用氫氣還原,可以得到淡水.若將這些礦石通電,還可以從中分離出氧氣.
(1)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鐵、金、銀、等多種金屬礦物顆粒.若從鐵、金(Au)、銀混合金屬中回收某些金屬,將混合金屬放入足量的鹽酸中充分反應,然后過濾,剩余的固體中可以回收得到的金屬組合是___。
A.Fe B.Au、Fe C.Ag、Au D.Fe、Ag
(2)據(jù)科學家預測,月球的土壤中吸附著百萬噸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質子數(shù)為2、中子數(shù)為1,每百噸氦(He-3)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目前人類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關于氦(He-3)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__。
A.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3 B.相對原子質量為2
C.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3)“嫦娥一號”發(fā)射的火箭推進器中裝有液態(tài)肼(用A表示)和過氧化氫(H2O2),它們混合時的反應方程式為:2H2O2+A=N2+4H2O,則肼(A)的化學式為________
A.N2H2 B.N2H4O2 C.NH2 D.N2H4
(4)現(xiàn)利用CO來還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煉單質鈦和鐵,裝置如圖所示,試回答:
①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任意一個)________.
②用CO還原鈦鐵礦,生成鈦和鐵的混合物,可用什么簡單的物理方法將兩種物質分開______.
③就操作順序問題兩位同學出現(xiàn)了分歧.小亮認為先點燃C和A中的酒精燈,然后再通CO,小月提出反對,她的理由是________.
(5)在學習了金屬的性質后,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對“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和鈦合金”產生了興趣,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并請你一同參與.
查閱資料:
A.鈦的硬度與鋼鐵差不多,而它的質量只有同體積鋼鐵的一半,鈦的密度雖然比鋁稍大一點,可它的硬度卻比鋁大兩倍.
B.鈦屬于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但在常溫下鈦的抗腐蝕性很強.即使把鈦放在海水中數(shù)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
C.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人體內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蝕且無毒.
活動與探究:
①鈦與鐵的金屬活動性哪一種強?
(提出假設):________.
(設計實驗):________.
若鈦的活動性比鐵強,以上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②鈦是比較活潑的金屬,為什么耐腐蝕性卻很強?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若要比較鋁片和鈦片的硬度,你的方法是:________.
思考與應用:“物質的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它的用途”請你根據(jù)資料C判斷鈦的用途:________.
(6)若冶煉2310t含雜質3%的生鐵,需要含F(xiàn)e2O376%的上述含氧鈦鐵礦的質量是多少_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保留一位小數(shù))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仁愛版九年級化學專題四第三單元基礎題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實驗中出現(xiàn)的異�,F(xiàn)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點燃氫氣時,發(fā)生爆炸﹣﹣點燃前可能沒有檢驗氫氣的純度
B. 制取 O2 氣體時,始終收集不到 O2﹣﹣收集 O2 的集氣瓶沒蓋嚴
C.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過長
D. 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少于﹣﹣紅磷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科粵版化學上第一、二章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科學的假設與猜想是探究的先導和價值所在.下列假設引導下的探究肯定沒有意義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可能有硫酸生成
B. 探究鈉與水的反應產生的氣體可能是氫氣
C. 探究鎂條表面灰黑色的物質可能只是氧化鎂
D. 探究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時出現(xiàn)的黑色物質可能是炭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北京課改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之謎單元檢測題 題型:簡答題
在做硫和鐵絲分別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部均放了少量的水,水的作用一樣嗎?(若不一樣,請說出水在各個實驗中的作用.)________
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時,裝藥品的試管破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請寫出三條.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