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小組將l5g含NaCl90%的粗鹽(雜質∶泥沙)提純NaCl固體。
(1)操作②③的名稱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②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_______,其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
(2)提純獲得的NaCl僅12.0g,由實驗操作不當導致產(chǎn)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粗鹽中的氯化鈉沒有完全溶解
B濾紙破損
C過濾器中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D進行操作③時有液體濺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化學現(xiàn)象中包含發(fā)光放熱,許多物質燃燒時都伴隨著發(fā)光放熱的現(xiàn)象。小麗認為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整個學習小組對此展開討論和驗證。
(提出問題) 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嗎?
(猜想) 猜想 1:都是化學變化。
猜想 2:不一定都是化學變化。
(驗證過程)
(1)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觀察到燒杯內(nèi)壁有 _____,將內(nèi)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觀察到 _____。
蠟燭燃燒生成新物質為 _____、_____,蠟燭燃燒為 _____ 變化。
(2)觀察燈泡(燈管內(nèi)為鎢絲)
通電前 | 通電中 | 通電后 |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 發(fā)出白光,手摸燈泡感覺發(fā)燙 |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
通電前后,燈絲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燈泡通電發(fā)光放熱屬于 _____ 變化。
(結論)猜想 _____(選填“1”或“2”)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鞍山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學了空氣的組成后,同學們知道了氧氣約占空氣休積的五分之一。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氧氣的密度約為1.43g/L,空氣的密度約為1.29g/L。
試回答:
(1)小芳想知道體積為2000L的空氣中氧氣的質量,請你幫她計算,并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
(2)小明同學從與醫(yī)生的交談中獲悉:正常人每分鐘約呼吸30次,每次約吸入0.4L空氣。請問一個人一天吸入人體內(nèi)的氧氣約為多少升_______。(計算結果取整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鞍山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與現(xiàn)象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夏天食物變餿 B.節(jié)日燃放煙花 C.大豆發(fā)酵制豆醬 D.動物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下圖表示某些物質間轉化關系。
A、B、C、F均為由氧元素與另一種元素所組成的物質,其中A為黑色粉末,B和C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為無色液體,F(xiàn)為一種能導致“溫室效應”的無色氣體;D、E、H均為由一種元素所組成的物質,常溫下,D和H為無色氣體、E為黑色固體。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
B_________,E ________;
(2)反應①中A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
(3)反應2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
(4)寫出H的一種用途或一條化學性質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區(qū)分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方法都正確的是( )
選項 | 待區(qū)分物質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空氣和氧氣 | 用帶火星木條檢驗 | 聞氣味 |
B | 雙氧水和水 | 觀察顏色 | 加二氧化錳 |
C | 銅片和鐵片 | 用磁鐵吸引 | 觀察顏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氯化氫氣體 | 測定密度 | 紫色石蕊試液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反應是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或分解反應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手持技術(利用傳感器和數(shù)據(jù)采集器實時測量技術)測量模擬建筑火災現(xiàn)場中氧氣含量、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度的變化.驗證建筑火災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圖l所示,在圓簡形透明塑料實驗容器中底部3個點(K1、K2、K3)分別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蠟燭:如圖2所示,在3根燭芯一定距離都依次放置氧氣傳感器(a1、a2、a3)、溫度傳感器(b1、b2、b3) 和二氧化碳傳感器(c1、c2、c3)。點燃蠟燭后,蓋上實驗容器頂蓋后,采集3根蠟燭火焰附近相關數(shù)據(jù)。
(1)實驗獲取 3 根蠟燭熄滅的時間如表 1 所示,并提取每根蠟燭在這三個時間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
表1 3根蠟燭熄滅的時間
蠟燭 | 甲 | 乙 | 丙 |
熄滅時間/s | 106 | 164 | 199 |
表2熄滅時不同高度所測的含氧量%
熄滅時間/s | 低處(a3) | 中處(a2) | 高處(a1) |
106 | 19.8 | 19.1 | 18.5 |
164 | 18.9 | 17.7 | x |
199 | 18.6 | 17.1 | 16.5 |
①三支蠟燭熄滅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
②表 2 中,x 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17.9 B.17.2 C.16.1
③蠟燭熄滅時,含氧量均不為零。請據(jù)此對燃燒條件的表述做進一步的細化:___________。
④縱看表 2 數(shù)據(jù),___________(填“低”“中”或“高”)處氧氣含量下降最慢。
(2)實驗獲取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變化曲線依次如圖 3 和圖 4 所示。
由此可知,點燃蠟燭后二氧化碳濃度由低處到高處逐漸變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從以上分析,建筑火災時,人員應低下身子沿墻壁或貼近地面逃生,依據(j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星灣學校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產(chǎn)品的開發(fā)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無關的是
A.加碘食鹽
B.無磷洗衣粉
C.無鉛汽油.
D.無氯冰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