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取10毫升某液體時,如果俯視量筒的刻度(其他操作無誤),則所量取液體的體積
 
(填“>”、“<”、“=”)10毫升.
(2)用于夾持試管的儀器是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應先進行
 
.試管內(nèi)液體體積最好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
 
.加熱時試管口切不可
 
考點:測量容器-量筒,挾持器-鐵夾、試管夾、坩堝鉗,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給試管加熱需要用試管夾夾持,加熱時應先預熱,液體量不宜太多;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相平.
解答:(1)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相平,俯視量會變小,仰視量會變多.故答案為:<;
(2)夾持試管常用試管夾.故答案為:試管夾;給試管中液體加熱為防止局部過熱,應先對試管預熱,且液體量不能超三分之一,量多則液體容易飛濺出現(xiàn)危險,試管口不得向著有人的地方.
故答案為:試管夾;預熱;三分之一;向著有人的地方.
點評:此題考查了試管的夾持工具,給試管內(nèi)液體加熱應注意的事項,并考查了量筒讀數(shù)的有關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產(chǎn)生興趣.一、甲組同學利用紅磷燃燒測定,如圖1
(1)在裝紅磷前首先
 
(填實驗操作)
(2)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待裝置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將看到的現(xiàn)象為
 
能得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1
5
(其中瓶內(nèi)空氣體積為200mL).
(4)下列哪些因素可能會導致所測得結果偏小
 

A.紅磷量太少,導致瓶內(nèi)氧氣沒有耗盡
B.裝置漏氣
C.裝置還未冷卻就打開了彈簧夾
D.反應結束后,燃燒匙中仍有紅磷剩余
二、乙組同學用木炭代替了甲組同學的紅磷做了同樣的實驗,待裝置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水進入集氣瓶中,試分析原因
 
(其中裝置氣密性良好)
 三、丙組同學的實驗
【查閱資料】鎂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它在空氣中燃燒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固體
【實    驗】如圖2所示
【現(xiàn)    象】待裝置冷卻后,打開彈簧夾,進入水的體積為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70%
【設    問】進入水的體積為什么明顯大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20%?
【猜    想】一:在高溫時瓶內(nèi)氧氣與氮氣 能反應,導致兩種氣體都減少
          二:鎂粉能與氮氣反應,導致氮氣減少
【實驗驗證】(1)將一定體積的氮氣和氧 氣放入密閉容器中,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經(jīng)測定,氧氣和氮氣的體積與反應前沒有變化.
(2)將點燃的鎂粉迅速的伸入充滿氮氣的集氣瓶中,如圖3所以,發(fā)現(xiàn)鎂粉劇烈燃燒,同時生成黃綠色的固體粉末.
【實驗結論】猜想
 
成立(填“一”或者“二”)
【實驗反思】(1)鎂粉在氮氣中燃燒生成物是氮化鎂,如何來確定其組成呢?
丙組同學取反應后粉末10.0g,經(jīng)測定其中氮元素質量為2.8g,①則鎂元素的質量為
 
g②試求出氮化鎂的化學式(寫出計算過程)
 (2)實驗發(fā)現(xiàn),在點燃的條件下鎂條不僅能與氧氣和氮氣反應,還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黑色的碳粒和氧化鎂,如果把鎂條放在空氣中燃燒,反應后的固體產(chǎn)物為
 
(寫物質的名稱或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據(jù)圖中信息得到的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A、鈉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11
B、鈉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鈉原子核外有11個電子
D、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把鋁列為食品污染源之一.成人每千克體重每天鋁元素攝入量應控制在0.7mg以下,否則會損害腦細胞.炸油條時,需加入明礬做膨松劑.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2?12H2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74.
(1)計算明礬中鋁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2)在1000g調和好的面粉中,含有明礬2g,若每根油條平均用面50g,試計算早餐食用2根油條是否超過鋁的安全攝入量?(假設人體重為50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四種物質,分別是空氣、氮氣、木炭、硫、氧氣、二氧化碳、紅磷、鐵絲等幾種物質中的一種,A是無色無氣味的氣體;B在A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用D在空氣中燃燒測定空氣中A的含量.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①氮氣
 
;②C
 

(2)寫出有關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B在A中劇烈燃燒
 
;
②用D在空氣中燃燒測定空氣中A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6月5日--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為:“向污染宣戰(zhàn)”.下列有關環(huán)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霧霾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
B、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之一
C、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
D、汽車尾氣是城市空氣的污染源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個密閉容器內(nèi)有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物質XYZQ
反應前質量/g20202020
反應后質量/g2030161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反應是分解反應
B、此反應是化合反應
C、X是反應物
D、X是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主要工具,是國際通用的化學語言.
(1)請你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氫氧化鈣
 
.、
②某氣體在空氣中占78%(體積分數(shù)),保持它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③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形成的離子
 

④標出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
(2)請你試著寫出兩種帶有數(shù)字“2”的粒子符號并指出其含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Y的核電荷數(shù)為m,它的陽離子為Yn+與元素X的陰離子Xb-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元素X的核內(nèi)質子數(shù)是( �。�
A、m-n+b
B、m-n-b
C、n-m-b
D、m+n-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