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作為燃料已進入千家萬戶,其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學式).它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燒會生成什么物質(zhì)呢?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展開深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學式),可能有CO2和CO.
【實驗探究】該小組同學生成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猜想.
【現(xiàn)象與結論】
(1)觀察到A中,證明混合氣體中含有CO2
(2)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3)觀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變成    色,證明混合氣中含有C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交流討論】(4)小武認為:從E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也能推斷出混合氣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5)小文則提出: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此裝置有一個不足之處,你認為是           
CH4;
【提出猜想】H2O;
【現(xiàn)象與結論】(1)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吸收水蒸氣;
(3)紅;CuO+COCu+CO2;
【交流討論】(4)吸收CO2;
(5)未處理尾氣中的CO.

試題分析:天然氣作為燃料已進入千家萬戶,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學式為CH4;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現(xiàn)象與結論】(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觀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混合氣體中含有CO2;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
(3)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觀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變成紅色,證明混合氣中含有C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COCu+CO2;
【交流討論】(4)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CO2;
(5)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此裝置有一個不足之處,是未處理尾氣中的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一氧化碳的檢驗方法和氣體的除雜方法,難度適中,要從物質(zhì)的性質(zhì)入手進行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了研究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如下圖所示,玻璃管左、右兩端分別放有脫脂棉,注射器中分別裝有濃鹽酸和濃氨水。濃氨水揮發(fā)出來的氨氣(NH3)和濃鹽酸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HCl)能發(fā)生如下反應,NH3+ HCl=NH4Cl。兩個注射器同時向脫脂棉靠]近里邊的部位注入等體積的液體,過一會,先在A處產(chǎn)生大量白煙,然后白煙逐漸充滿整個試管。

根據(jù)現(xiàn)象回答問題:
(1)生成物NH4Cl常溫下的狀態(tài)是   (填“固體”、“液體”或“氣體”);
(2)有同學認為先在A處產(chǎn)生白煙是因為HCl分子比NH3分子運動速度慢,請你分析影響分子運動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
(3)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還有溫度,請舉出生活中的一個實例    ;
(4)該實驗中的注射器也可改用膠頭滴管直接滴入液體,相比較用注射器的優(yōu)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化學小組同學在加熱二氧化錳樣品時,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chǎn)生(如圖一所示),于是他們對這個異,F(xiàn)象進行了探究。

(1)對氣體成分的探究:加熱二氧化錳樣品,用燃著的木條靠近試管口,木條熄滅。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發(fā)現(xiàn)石灰水變渾濁,產(chǎn)生的氣體是             。
(2)對氣體來源的探究:
甲同學認為:該氣體來自于試管中的空氣,請你設計實驗證明該假設不成立
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結論
加熱空的試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
假設          (填“不成立”或“成立”)
 
乙同學認為:二氧化錳樣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發(fā)生反應生成了該氣體。他設計了如圖二所示的實驗進行研究,其中B裝置的作用是檢驗A中反應是否完全,B中的試劑是              ,實驗中觀察到D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他又用氮氣代替空氣(氮氣不參與該實驗中的任何反應),重復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D處澄清的石灰水也變渾濁。通過乙同學的實驗證明,二氧化錳中混有炭粉,炭粉與          反應產(chǎn)生了這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開放日,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活動,驗證銅、鐵、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實驗室提供:
藥品:硫酸銅溶液、銅片、鋅片、鐵釘和氯化鋅溶液
儀器:燒杯、試管
用品:砂紙、火柴
(1)在驗證三種金屬活動順序時,應該取用哪些藥品?
(2)同學們發(fā)現(xiàn)有的鐵釘上有少量鐵銹,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水和      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據(jù)有關資料報道,現(xiàn)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于年產(chǎn)量的20%﹣40%.請舉出一種保護金屬資源的方法.
(3)請寫出你是怎樣驗證這三種金屬的活動順序的(過程、現(xiàn)象、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進行如下操作,能夠觀察到紙花變紅的是   

(2)下列A、B是探究物質(zhì)性質(zhì)的實驗: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難直接觀察到現(xiàn)象,可以通過A中塑料瓶    的變化來間接感知.同樣,研究氫氧化鈉溶解于水時是吸熱還是放熱,可利用密閉的廣口瓶內(nèi)    的變化引起U形管內(nèi)水位的變化,若   (填a或b)處的水位升高,則是放熱.
(3)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銅和碳粉中的一種或兩種物質(zhì)組成,某學?茖W小組為確定其成分,取少量該黑色粉末于燒杯中,加入過量稀硫酸,充分攪拌后觀察.下表是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與對應結論,請你填寫下表中空白處的相關內(nèi)容:
現(xiàn)象
結論
                             
含CuO、C
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有黑色不溶物
只含      
 
通過實驗及分析,確定該粉末為氧化銅和碳粉混合物,為了進一步探究它們的性質(zhì),探究小組又利用這種混合物補充做了如圖所示實驗:

①試管a中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氧化銅和碳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③最能說明a試管中氧化銅和碳已完全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林同學在做探究質(zhì)量守恒定律實驗時,稱取2.4g鎂條在點燃的條件下與充足的空氣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完畢后,稱得所得固體的質(zhì)量小于4.0g.
【提出問題】固體質(zhì)量為什么會小于4.0g呢?是否發(fā)生了其他反應呢?
【查閱資料】鎂在空氣中燃燒時,除了鎂與氧氣反應外,還可發(fā)生反應:
①2Mg+CO2C+2MgO ②3Mg+N2Mg3N2
【猜想與假設】反應后固體質(zhì)量小于4.0g是由于發(fā)生反應   (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                                                         
【實驗探究】根據(jù)初中化學所學知識用圖所示裝置除去空氣中的氧氣得到氮氣(含少量稀有氣體).可燃物應選擇的物質(zhì)是        (填寫物質(zhì)的字母代號).
A.木炭   B.紅磷  C.硫粉
選擇的理由是                                      
將點燃的鎂條伸入所制得的氮氣中,鎂條在氮氣中劇烈燃燒.
【實驗結論】2.4g鎂在空氣中完全反應后所得固體質(zhì)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產(chǎn)物是      的混合物所致.
【評價與反思】通過上述實驗,小林對燃燒有了新的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如圖,甲乙兩位同學在實驗室分別完成酸與堿、酸與鹽反應的實驗后,依次將反應后的廢液緩慢倒入同一潔凈的廢液缸中,當乙同學沿廢液缸緩慢傾倒廢液時,觀察到廢液缸中先有氣泡產(chǎn)生,然后又出現(xiàn)了白色沉淀.為科學處理廢液,甲乙同學對廢液缸中最終廢液溶質(zhì)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zhì)?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猜想:只有NaCl一種溶質(zhì);
乙同學猜想:廢液中含有NaCl、CaCl2兩種溶質(zhì);
你的猜想是:廢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                  
【實驗探究】: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確的,你設計的實驗方案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
【反思交流】:隨著大家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實驗室產(chǎn)生的污染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驗中產(chǎn)生的污染物必須無害化處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下圖為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設計的制備氧氣及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實驗裝備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錐形瓶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 ,收集氧氣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寫一種即可)。
(2)實驗時,可觀察到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紅磷未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滿足的一個條件是                。將錐形瓶中生成的氧氣通入燒杯并與杯底白磷接觸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四硫化鈉(Na2S4)固體可替代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反應原理為:2Na2S4+O2+2H2O=8S↓+4NaOH。
【實驗資料】
①受熱時,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少量有毒氣體硫化氫(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溶于水,常溫下與 溶液不反應。
【實驗過程】
①碳酸鈉、硫粉混合后置于試管中,加熱(如圖1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制得 Na2S4,反應4Na2CO3+12S+X2Na2S4+2Na2S2O3+4CO2,X 的化學式為           ,蘸有濃NaOH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

②冷卻后,取下棉花,入置一段時間,再向該試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緊橡膠塞,充分振蕩,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h1(如圖2所示)
③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如圖3所求),按下橡膠塞,觀察到_____,塞緊橡膠塞。將試管取出,倒過來,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h2,理論上h1:h2=____
④按照①——③再重復實驗2次。3次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釋與結論】根據(jù)第1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劃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結果精確到0.1%)
【反應與評價】若實驗過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時間即進行后續(xù)操作,會影響測定結果,請說明有何影響,并闡述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