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在參加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考察了一家化工廠的污水處理情況.該同學考察過程中收集到以下資料:
(1)該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成分是鹽酸,提取未經(jīng)處理的污水水樣l000g,加入含4gNa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廢水中其它成分不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反應),該廢水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shù)為
 
(本空結果精確到0.001%).
(2)該化工廠污水處理的步驟之一是:將100t污水排入中和池中進行中和處理,所用原料是較經(jīng)濟的氫氧化鈣,請計算處理100t這種污水需要氫氧化鈣的質量是多少噸?
分析:(1)該廢水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shù)=
廢水中氯化氫的質量
廢水的質量1000g
×100%,所以,需要根據(jù)與氫氧化鈉的反應計算廢水中氯化氫的質量;
(2)根據(jù)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廢水中氯化氫的質量可計算處理100t這種污水需要氫氧化鈣的質量.
解答:解:(1)廢水中氯化氫的質量為a
NaOH+HCl=NaCl+H2O
40     36.5
4g     a
40
4g
=
36.5
a
 
解之得a=3.65g
廢水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shù)=
3.65g
1000g
×100%=0.365%
故答案為:0.365%;
(2)設處理100t這種廢水,需要Ca(OH)2的質量為x
Ca(OH)2+2HCl=CaCl2+2H2O
74         73
x      100t×0.365%
73
100t×0.365%
=
74
x
 
解得:x=0.37t
答:處理100t這種污水需要氫氧化鈣的質量是0.37t.
點評: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時,所使用的質量必須為化合物(純凈物)的質量,不可把溶液的質量直接代入方程式進行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參加學校開展的綜合時間活動中,對學校附近的一家造紙廠排出的污水中氫氧化鈉含量進行測定.他去三份質量都是25g的水樣,分別滴加質量分數(shù)為4%的鹽酸,記下當溶液恰為中性時鹽酸的質量,三次測定所用鹽酸的質量平均為18.25g(污水中的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計算該污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參加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考察了一家化工廠的污水處理情況.該同學考察過程中收集到以下資料:
(1)該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成分是鹽酸,提取未經(jīng)處理的污水水樣l000g,加入含4gNa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廢水中其它成分不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反應),該廢水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shù)為
 
(本空結果精確到0.001%).
(2)該化工廠污水處理的步驟之一是:將100t污水排入中和池中進行中和處理,所用原料是較經(jīng)濟的氫氧化鈣,請計算處理100t這種污水需要氫氧化鈣的質量是多少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6、某同學在參加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考察了一家化工廠的污水處理情況.該同學在考察過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資料:
(1)該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成分是鹽酸,提取未經(jīng)處理的污水水樣,用pH試紙測得pH=3;
(2)處理污水步驟之一是:污水進入中和池進行中和處理,所用的原料是較經(jīng)濟的石灰水;
(3)提取經(jīng)過處理后可排放的水樣,測得pH在7.0左右.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問題:
已知污水中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0.004%.假設中和池中有1.0×106kg污水,如果污水中其他物質均不與Ca(OH)2反應,至少需要多少千克Ca(OH)2才能將污水中的鹽酸完全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參加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考察了學校附近一家化工廠在“零點行動”前后的污水處理情況(“零點行動”是國家保護太湖流域水資源所采取的專項行動).該同學在考察過程中收集到了如下資料:①該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成分是鹽酸、提取未處理的污水水樣,用pH試紙測得pH=3;
②處理污水步驟之一是:污水進入中和池進行中和處理,所用的材料是較經(jīng)濟的石灰水.
③提取經(jīng)過處理后可以排放的水樣,測得pH在7左右.
根據(jù)上述提供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的這種考察屬于
 
調查(填直接或間接)
(2)要測出污水的酸堿度,若不用pH試紙,可選用下列
 
方法
A.酚酞指示劑檢驗 B.中和滴定 C.紫色石蕊試液檢驗
(3)經(jīng)計算得知pH=3的污水中,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0.00365%,現(xiàn)假設中和池中有1.0×106kg污水(污水中其他物質均不與氫氧化鈣反應),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氫氧化鈣才能完全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