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等是人類使用的基礎材料,它們以各自的特點滿足著人類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屬材料中,有一類貯氫合金能夠結合氫氣形成金屬化合物,并在一定條件下分解釋放出氫氣,該貯運原理屬于化學變化.
(2)有機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廣泛用來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減少環(huán)境污染.20世紀30年代,尼龍因其抽成細絲極像蠶絲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燃燒方法區(qū)分尼龍和蠶絲,也可用化學試劑濃氫氧化鈉溶液來區(qū)分.

分析 (1)根據(jù)反應過程有無新物質生成來判斷是否是化學變化;
(2)尼龍不能溶于強堿溶液,而蠶絲能溶于強堿,來分析.

解答 解:(1)根據(jù)反應過程:貯氫合金能夠結合氫氣形成金屬化合物,并在一定條件下分解釋放出氫氣,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是化學變化,根據(jù)金屬活動順序表,比金屬鐵活潑的金屬是鋅.
(2)尼龍不能溶于強堿溶液,而蠶絲能溶于強堿,所以可用濃氫氧化鈉溶液來區(qū)別二者.
故答案為:(1)化學.(2)濃氫氧化鈉溶液.

點評 此題難度不是很大,很好的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常識性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小光同學在2016年合肥中考理科實驗操作“氫氧化鈉溶液的性質”實驗中,向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現(xiàn)剛開始時無明顯現(xiàn)象,繼續(xù)滴加后才出現(xiàn)藍色絮狀沉淀.小光思考這是什么原因?與同學繼續(xù)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作出假設]假設:CuSO4溶液顯酸性.
[實驗過程]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甲同學向一潔凈試管中加入2mL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試液現(xiàn)象石蕊試液變紅假設成立
乙同學向一潔凈試管中加入2mLCuSO4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鐵粉現(xiàn)象:①先生成氣泡,后藍色逐漸消失,溶液變成綠色
②首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O4+H2
[交流與反思]通守實驗探究,你獲得的感受是:鹽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是兩種常見的堿.小紅同學將兩種堿的溶液分別裝入試管A、B中,并進行如圖1所示的三組實驗.

(1)實驗1中,兩支試管的溶液都變成紅色.
(2)實驗2中,若B盛裝的是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SO4═Cu(OH)2↓+Na2SO4,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3)實驗3中,小紅同學分別向兩支試管吹氣,觀察到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B中無現(xiàn)象,為了探究吹氣后B中溶液的成分,小紅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溶質只有氫氧化鈉
猜想2:溶質只有碳酸鈉
猜想3:溶質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實驗和結論】
(1)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C、D兩個實驗.
實驗實驗現(xiàn)象結論
取B 中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至不再產(chǎn)生沉淀為止,過濾后取上層清液,向其中加幾滴酚酞試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溶液呈現(xiàn)紅色.猜想3成立
【反思與評價】
(4)老師評價小紅得出的結論不正確,是因為猜想2(填數(shù)字)也會產(chǎn)生相同的現(xiàn)象.如果要驗證“猜想3成立”,必須要換試劑,將氫氧化鈣溶液換成氯化鈣溶液.
【拓展延伸】
實驗室中有一瓶已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樣品,為測定其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①連接好裝置(其中廣口瓶內的水接近裝滿),并檢查氣密性;
②準確稱取該樣品2.0g,放入燒瓶內;
③打開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過量,關閉活塞;
④反應結束后,量筒內水的體積為50.0mL.(已知:該實驗條件下,CO2的密度為1.76g•L-1).
(5)為測定樣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應將圖2甲裝置與丁裝置(選填“乙”、“丙”或“丁”)相連.
(6)請計算該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7)指導老師認為用上述方法測得的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偏小,其理由是有一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鋁鎂合金因為其性能優(yōu)越而廣泛應用于手機殼、電腦外殼、行李箱等,這些物品的外殼使用鋁鎂合金是因為其具有(1)硬度大、密度小的物理性質.因為鎂元素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所以工業(yè)上一般用電解鎂的氯化物的方式得到單質鎂和一種氣體,寫出反應的方程式(2)MgCl2$\frac{\underline{\;通電\;}}{\;}$Mg+Cl2↑.其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是(3)由+2價變?yōu)?價.電解過程中的能量轉化為(4)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金屬M與AgN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3AgNO3═M(NO33+3A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金屬M可能是鐵B.金屬M可能是鋁
C.M的金屬活動性比Ag強D.反應前后M的化合價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牙膏摩擦劑的類型很多,如CaCO3,SiO2或它們的混合物.某興趣小組對牙膏摩擦劑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1】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
【查閱資料】二氧化硅不與稀鹽酸反應.
【實驗方案】
①取少量牙膏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稀鹽酸,出現(xiàn)氣泡,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摩擦劑中含有CO32-(填離子符號)
②取實驗①中的溶液,加入碳酸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提出問題2】該牙膏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按如圖1連接好裝置后,發(fā)現(xiàn)一處明顯的錯誤,改正為C中導管應“長進短出”;
(2)重新連接好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在B裝置中加入牙膏樣品8.00g;
(4)關閉K1,打開K2(填“打開”或“關閉”),向牙膏樣品中滴入10%的鹽酸,至B中無氣泡產(chǎn)生時,停止滴加鹽酸;
(5)打開K1,關閉K2,緩緩通入空氣,至C中不再產(chǎn)生沉淀;
(6)將C裝置中的固液混合物過濾、洗滌、烘干后稱量其質量.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2(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和鹽酸反應,裝置內試劑均足量.)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若沒有A裝置,則測定結果將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D裝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干擾,防止干擾實驗測定.
(3)據(jù)上面數(shù)據(jù),計算該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物質的類別、名稱、俗名與化學式完全對應的是( �。�
A.有機物  乙  醇   酒 精  C2H5OH
B.酸  碳酸氫鈉   小蘇打    NaHCO3
C.氧化物  氧化鈣   熟石灰  CaO
D.堿  氫氧化鈉   純 堿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近年來,我國許多河流湖泊水體連續(xù)遭到砷的污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安全.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砷是一種高毒性的非金屬元素
B.砷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33
C.砷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4.92
D.砒霜的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其中砷元素化合價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在3A+2B═2C+D的反應中,A與B的質量比為4:3,當生成物C與D共2.8g時,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是1.2g.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