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生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一定量木炭粉與三氧化二鐵反應產物中氣體成分進行研究.
I:假設:該反應的氣體產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II:設計方案:將一定量三氧化鐵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與一定量木炭粉完全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計算出反應產物中碳、氧原子的數(shù)目比.
III.研閱資料:氮氣不與碳、三氧化二鐵發(fā)生反應,可用來隔絕氧氣.實驗室可以用飽和氯化銨(NH4C1)溶液和飽和亞硝酸鈉
(NaNO2)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產物中還有氯化鈉和水.
(1)寫出制取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該實驗裝置與實驗室制取下列氣體相同的是
 
(填標號);
A、用稀鹽酸和鋅反應制H2  B、用MnO2和濃鹽酸加熱反應制C12 C、用KC1O3與MnO2共熱反應制O2
IV:實驗操作步驟、現(xiàn)象:
(1)實驗前要
 
;
(2)稱取3.2g三氧化二鐵與2.0g木炭粉均勻混合,放入質量為48.48g的玻璃管中,按如圖所示裝置(必要的固定裝置和加熱裝置均已略去)進行實驗.
精英家教網(wǎng)
(3)加熱前,選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其目的是
 

(4)夾緊T處彈簧夾,加熱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現(xiàn)象說明
 
;
(5)完全反應后,冷卻至室溫,稱得玻璃管和固體的總質量為52.24g;
V:數(shù)據(jù)處理:經計算,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為0.48g,氧元素質量為0.96g;
VI:結論: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得出原假設不成立.理由是
 
分析:III.研閱資料:(1)根據(jù)提供的反應物和生成物書寫化學方程式;
(2)根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制取裝置;
IV:碳做還原劑時裝置中要隔絕空氣,避免碳發(fā)生燃燒,因此用氮氣把整個裝置內的空氣排出去.檢驗二氧化碳時要用澄清的石灰水.
VI:結論: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為0.48g,氧元素質量為0.96g,本實驗中碳氧兩元素的質量比為0.48g:0.96g=1:2,原假設不成立.
解答:解:III(1)氯化銨(NH4C1)溶液和飽和亞硝酸鈉(NaNO2)溶液混合加熱反應生成氮氣,產物中還有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1
 加熱 
.
 
NaCl+2H2O+N2↑;
(2)該反應需要加熱液體,故實驗裝置與實驗室用MnO2和濃鹽酸加熱反應制C12 的相同.
IV:(1)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
(3)通入氮氣的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避免氧氣產生干擾.
(4)試管中的石灰水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的,加熱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現(xiàn)象說明木炭和氧化鐵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VI:結論:在數(shù)據(jù)處理中,題目告訴我們的信息是:經計算,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為0.48g,氧元素質量為0.96g,兩元素的質量比為0.48g:0.96g=1:2,而在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故不是純的二氧化碳氣體.
故答案為:III(1)NaNO2+NH4C1
 加熱 
.
 
NaCl+2H2O+N2↑;
(2)B;
IV:(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避免氧氣產生干擾.
(4)木炭和氧化鐵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VI:結論:經計算,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為0.48g,氧元素質量為0.96g,兩元素的質量比為0.48g:0.96g=1:2,而在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故不是純的二氧化碳氣體.
點評:本考點屬于實驗探究題,既有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又有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結論的探究,綜合性比較強.要記住單質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希望同學們認真分析,綜合掌握.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5?金華)我市盛產石灰石,其中含有的雜質主要是二氧化硅.某學生為了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取10.0克石灰石樣品,經粉碎后放入燒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燒杯及所盛物質的總質量為80.0克.反應過程中測得燒杯及所盛物質的質量與相應反應時間記錄如小表:
反應時間/分 0 2 4 6 8 10
燒杯及所盛物質質量/克 80.0 79.0 78.3 77.9 77.8 77.8
(1)反應生成CO2的總質量為
2.2
2.2
克.  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2)某化工廠的污水中含有較多量的硝酸鋅、硝酸銀和泥沙,如果直接排放,會給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取回該廠的污水樣品,在實驗室對樣品中的硝酸銀含量進行了測定,并提取了金屬銀和硝酸鋅固體,為治理該廠的污染探索了一種方案.請回答(忽略其他雜質的影響):
①取一定質量的污水樣品,過濾,用所得的濾液進行硝酸銀含量測定.請你從下表中選擇一種測定所需的藥品
b
b
及應測量的數(shù)據(jù)
.(填編號)
提供的藥品 測量的數(shù)據(jù)
a.鐵粉
b.稀鹽酸
①反應前鐵粉的質量
②反應后鐵粉和銀的質量
③AgCl的質量
②在提取金屬銀和硝酸鋅時,同學們設計了如下的方案:

在該方案中,金屬粉末X是

(3)學校實驗室要排放各種污染物,“實驗室也是污染源”,創(chuàng)建“綠色家園”,必須人人參與.請?zhí)岢瞿阍谶M行化學實驗時,減少實驗對環(huán)境污染的一種做法
廢水經過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廢水經過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學生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一定量木炭粉與三氧化二鐵反應產物中氣體成分進行研究.
I:假設:該反應的氣體產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II:設計方案:將一定量三氧化鐵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與一定量木炭粉完全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計算出反應產物中碳、氧原子的數(shù)目比.
III.研閱資料:氮氣不與碳、三氧化二鐵發(fā)生反應,可用來隔絕氧氣.實驗室可以用飽和氯化銨(NH4Cl)溶液和飽和亞硝酸鈉
(NaNO2)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產物中還有氯化鈉和水.
(1)寫出制取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該實驗裝置與實驗室制取下列氣體相同的是______(填標號);
A、用稀鹽酸和鋅反應制H2  B、用MnO2和濃鹽酸加熱反應制Cl2 C、用KC1O3與MnO2共熱反應制O2
IV:實驗操作步驟、現(xiàn)象:
(1)實驗前要______;
(2)稱取3.2g三氧化二鐵與2.0g木炭粉均勻混合,放入質量為48.48g的玻璃管中,按如圖所示裝置(必要的固定裝置和加熱裝置均已略去)進行實驗.

(3)加熱前,選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其目的是______;
(4)夾緊T處彈簧夾,加熱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現(xiàn)象說明______;
(5)完全反應后,冷卻至室溫,稱得玻璃管和固體的總質量為52.24g;
V:數(shù)據(jù)處理:經計算,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為0.48g,氧元素質量為0.96g;
VI:結論: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得出原假設不成立.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我市盛產石灰石,其中含有的雜質主要是二氧化硅.某學生為了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取10.0克石灰石樣品,經粉碎后放入燒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燒杯及所盛物質的總質量為80.0克.反應過程中測得燒杯及所盛物質的質量與相應反應時間記錄如小表:
反應時間/分0246810
燒杯及所盛物質質量/克80.079.078.377.977.877.8
(1)反應生成CO2的總質量為______克. 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2)某化工廠的污水中含有較多量的硝酸鋅、硝酸銀和泥沙,如果直接排放,會給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取回該廠的污水樣品,在實驗室對樣品中的硝酸銀含量進行了測定,并提取了金屬銀和硝酸鋅固體,為治理該廠的污染探索了一種方案.請回答(忽略其他雜質的影響):
①取一定質量的污水樣品,過濾,用所得的濾液進行硝酸銀含量測定.請你從下表中選擇一種測定所需的藥品______及應測量的數(shù)據(jù)______.(填編號)
提供的藥品測量的數(shù)據(jù)
a.鐵粉
b.稀鹽酸
①反應前鐵粉的質量
②反應后鐵粉和銀的質量
③AgCl的質量
②在提取金屬銀和硝酸鋅時,同學們設計了如下的方案:
在該方案中,金屬粉末X是______.
(3)學校實驗室要排放各種污染物,“實驗室也是污染源”,創(chuàng)建“綠色家園”,必須人人參與.請?zhí)岢瞿阍谶M行化學實驗時,減少實驗對環(huán)境污染的一種做法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湖北省武漢市常青第一學校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三)(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學生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一定量木炭粉與三氧化二鐵反應產物中氣體成分進行研究.
I:假設:該反應的氣體產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II:設計方案:將一定量三氧化鐵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與一定量木炭粉完全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計算出反應產物中碳、氧原子的數(shù)目比.
III.研閱資料:氮氣不與碳、三氧化二鐵發(fā)生反應,可用來隔絕氧氣.實驗室可以用飽和氯化銨(NH4C1)溶液和飽和亞硝酸鈉
(NaNO2)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產物中還有氯化鈉和水.
(1)寫出制取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NaCl+2H2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