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的H2、CO2、CO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NaOH溶液,灼熱的氧化銅、濃硫酸,最后剩下( 。
A、H2
B、H2O
C、CO
D、CO2
考點:氣體的凈化(除雜)
專題: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分析:根據(jù)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氫氣、一氧化碳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潮濕的H2、CO2、CO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NaOH溶液,二氧化碳會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CO2被吸收;再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后,氫氣、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會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分別生成銅和水、銅和二氧化碳,氫氣、一氧化碳被吸收,但生成了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再通過濃硫酸除去水蒸氣,最后剩余的氣體為二氧化碳.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練掌握常見氣體的性質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解題時要注意在反應中是否生成了新的氣體,從而準確判斷最后得到的氣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對酸堿鹽的知識進行了以下的梳理.
(1)根據(jù)方框內左側的描述,找出右側對應的化學符號,用線將它們連接起來.
①一種大量用于建筑的鹽a.HCl
②一種復合肥,能提供植物必需的兩種營養(yǎng)元素b.CaCO3
③人體胃液中含有,可幫助消化的酸c.NH4H2PO4
(2)填寫下表空格中物質的化學式或名稱:
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鋁氯化鋅 氯化銅
KClCaCl2NaClMgCl2 ZnCl2FeCl2CuCl2
反思:根據(jù)以上鹽中的金屬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據(jù)
 
順序歸納整理的.
(3)此同學還進行了識別化肥的探究活動,他對氯化銨、碳酸氫銨、硫酸鉀、磷礦粉四種化肥的實驗探究如下:
①步驟一:取上述四種化肥各少量分別放入試管,觀察,從外觀上即可與其他化肥區(qū)別出來的是
 

②步驟二:在裝有另外三種化肥的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稀鹽酸,有氣體產(chǎn)生的是
 

③步驟三:再分別取少量未區(qū)別出的另外兩種化肥于研缽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放出的是
 
.因此可知,在使用該類化肥時,要避免與
 
(填“酸”或“堿”)性物質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他提出,氯化銨、硫酸鉀也可用下列某種物質進行區(qū)分,你認為可行的是
 

A.硝酸鋇溶液;B.氯化鈉溶液; C.酚酞溶液; D.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科學興趣小組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用固體草酸(化學式為H2C2O4?2H2O)可以制取CO,方程式可寫成H2C2O4?2H2O
  △  
.
 
CO↑+CO2↑+3H2O,該課題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并進行了實驗,收集一瓶CO,請回答:
(1)為證明分解產(chǎn)物中有水,裝置A中的物質應該是
 
;
(2)裝置B的作用是
 

(3)實驗中采用“壓水法”收集CO(裝置C);從CO的物理性質考慮,是因為
 
;
(4)若要驗證二氧化碳有無生成,則應在
 
之間加一個裝置,該裝置中盛放的物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下列物質之間的轉換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 。
A、H2O2---H2
B、H2SO4---MgSO4
C、Zn---ZnCl2
D、C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種無色溶液X與黑色固體Y混合發(fā)生反應,反應完畢生成無色氣體A和無色溶液B,Y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將淡黃色固體C點燃伸進盛有A的集氣瓶中,產(chǎn)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將固體E點燃伸進盛有A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F.試推斷并寫出下列物質.
X
 
 Y
 
 A
 
 D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用語表示
(1)兩個氮氣分子
 

(2)硫酸銨中的原子團
 
;
(3)標出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
 

(4)電解水前后不變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實驗室進行過濾操作,下列儀器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硫、氮、氧、銅四種元素,按要求寫化學式:
(1)一種金屬單質
 

(2)三種非金屬單質
 
 
、
 

(3)三種氧化物
 
、
 
 

(4)兩種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2)硫在氧氣中燃燒
 

(3)加熱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
 
;
(4)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