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為區(qū)別下列各組物質,所選擇的試劑或方法錯誤的是

A.空氣與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水與食鹽水——過濾

C.氮氣與氧氣——燃著的木條 D.硬水與軟水——肥皂水

B

【解析】

試題分析:區(qū)別不同的物質,應抓住物質性質的不同,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鑒別空氣與二氧化碳,正確,B、過濾是將不溶性固體和液體分離,而水與食鹽水都是液體,故用過濾的方法無法區(qū)別,錯誤,C、氧氣能支持燃燒,氮氣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可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別氮氣與氧氣,正確,D、區(qū)別硬水與軟水,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正確,故選B

考點:物質的鑒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啟東市長江教育集團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中正確的是

A.有機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B.復合肥料:尿素、硝酸鉀、磷酸氫二銨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九年級下學期測試卷(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5分)煤的清潔利用是目前全球熱門的研究課題,其中的關鍵是如何處理煤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碳。某研究小組研究開發(fā)利用煤直接化學循環(huán)技術,成功使煤釋放熱量的同時,捕獲了反應過程中產生的99%的二氧化碳。該方法的流程如圖所示:

(1)捕捉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

(2)將煤、氧化鐵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

(3)寫出反應器中主要的化學方程式 。

(4)該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九年級化學復習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小明用下圖A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實驗時,取下橡膠塞,點燃紅磷后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并旋緊橡膠塞,這時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 _____.

(2)小明又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改進裝置, 其中A是底面積為50 cm3、高20cm的圓筒狀玻璃容器(帶密封蓋),上面標有以cm為單位的刻度.B是帶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輔助裝置略)。他們的操作過程如下: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加入水并調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處;

c.將過量的紅磷平鋪在惰性電熱板上。蓋緊密封蓋;

d.通電加熱紅磷,待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原來的狀況,調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記錄液面刻度。(注:A容器內固態(tài)物質所占的體積忽略不計)

①在操作a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②在操作d結束時,裝置A 中液面的刻度約為 cm(填整數(shù))。如果在操作d結束時,裝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處.則實驗結果比理論值 (填“偏大”或“偏小”)。

③改進后的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九年級化學復習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石蠟在氧氣中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火焰呈藍紫色,生成無氣味的氣體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生成一種紅色固體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廣元市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生鐵是鐵和碳的合金。為測定某煉鐵廠生產的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稱得該生鐵樣品6.0g,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65.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也不溶于水)。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如下:

反應前

反應后

燒杯及其中物質的質量

97.0g 

96.8g 

請你完成有關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1)反應放出的氫氣是多少?

(2)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廣元市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5分)用化學用語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

(2)鐵銹的主要成分 ;

(3)導電性最好的金屬 ;

(4)碳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 ;

(5)銨根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甲、乙、丙三位同學為一家化工廠的污水設計排污方案,請你就他們的探究過程回答有關問題.

Ⅰ.首先用pH試紙檢測污水的酸堿性.三位同學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甲:取pH試紙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行,測得pH<7;

乙:取pH試紙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餾水濕潤,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測得pH<7;

丙:取pH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中,測得pH<7.

(1)以上三位同學中操作規(guī)范的是 ,污水顯 .

Ⅱ.利用中和反應原理測定污水中污染物(設為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

甲、乙兩同學設計的方案如圖甲、乙所示:

(2)甲同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酚酞變紅色,于是得出“兩種物質已恰好中和”的結論.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

理由是 .

(3)乙同學當觀察到 現(xiàn)象時即恰好完全反應,若此時消耗NaOH溶液2g,則污水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為 .

(4)實驗過程中,NaOH溶液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加入,且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目的是 .

(5)除去污水中的鹽酸,你建議選用的原料是 .

A.NaOH B.Ca(OH)2 C.CuO 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金壇市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F(xiàn)有以下類推結果:①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②堿的水溶液顯堿性,所以堿性溶液一定是堿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其中類推正確的組合是

A.有①③ B.有①④ C.只有② D.只有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