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入稀鹽酸, | 若有大量氣泡產生 | 可以肯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
分析 (1)根據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使容器內氣壓變小,產生氣壓差進行分析;
(2)同學質疑的依據: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進行分析;
(3)如果CO2和NaOH肯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則一定有碳酸鈉生成,用稀鹽酸與之反應,觀察是否有氣泡生成.
解答 解:(1)實驗裝置中可能看到實驗現象是試:管內液面上升,燒杯內液面下降,產生該實驗現象的原因是: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容器內氣壓變小,產生氣壓差;
(2)某同學質疑上述實驗設計,該同學質疑的依據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后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后也會使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
(3)實驗證明CO2和NaOH肯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實驗是: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入稀鹽酸,觀察現象,若有大量氣泡產生,可以肯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故答案為:(1)試管內液面上升,燒杯內液面下降;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容器內氣壓變小,產生氣壓差;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后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后也會使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
(3)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入稀鹽酸,觀察現象,若有大量氣泡產生,可以肯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點評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而且考查了碳酸鹽的鑒別就是利用碳酸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掌握反應現象與本質的聯(lián)系.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R>X>Y | B. | X>Y>R | C. | R>Y>X | D. | Y>X>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物 質 | 所選試劑和操作 |
A | FeSO4溶液(CuSO4) | 加過量鋅粉、過濾 |
B | KCl固體(K2CO3) | 加過量稀鹽酸、蒸發(fā)結晶 |
C | CuO固體(Cu) | 加入過量的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 |
D | CO(H2O、CO2) | 先通過濃硫酸,再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 B. |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 ||
C. | 一直向左偏 | D. | 一直向右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制氧氣 | |
B. | ![]() 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 |
C. | ![]() 向一定量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銅溶液 | |
D. | ![]() 等質量的鋅、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組號 | 實驗方法或要求 |
A | 驗證蠟燭燃燒的生成物時,氧氣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
B | 做制取氣體的實驗時,一定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C | 用膠頭滴管吸取液體時,要先擠癟膠頭,再將膠頭滴管伸入到液體中 |
D | 用洗潔精清洗玻璃儀器上的油污,將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