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如圖,為探究CO2和NaOH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出了如下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簡述出現的實驗現象試管內液面上升,燒杯內液面下降,產生該實驗現象的原因是: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容器內氣壓變小,產生氣壓差.
(2)某同學質疑(1)實驗設計,該同學質疑的依據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后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后也會使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小.
(3)在原實驗的基礎上,請你設計實驗證明CO2和NaOH肯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入稀鹽酸,若有大量氣泡產生可以肯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分析 (1)根據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使容器內氣壓變小,產生氣壓差進行分析;
(2)同學質疑的依據: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進行分析;
(3)如果CO2和NaOH肯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則一定有碳酸鈉生成,用稀鹽酸與之反應,觀察是否有氣泡生成.

解答 解:(1)實驗裝置中可能看到實驗現象是試:管內液面上升,燒杯內液面下降,產生該實驗現象的原因是: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容器內氣壓變小,產生氣壓差;
(2)某同學質疑上述實驗設計,該同學質疑的依據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后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后也會使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
(3)實驗證明CO2和NaOH肯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實驗是: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入稀鹽酸,觀察現象,若有大量氣泡產生,可以肯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故答案為:(1)試管內液面上升,燒杯內液面下降;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容器內氣壓變小,產生氣壓差;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后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后也會使試管和軟塑料瓶內壓強變�。�
(3)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入稀鹽酸,觀察現象,若有大量氣泡產生,可以肯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點評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而且考查了碳酸鹽的鑒別就是利用碳酸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掌握反應現象與本質的聯(lián)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有X、Y、R三種金屬,將X和Y分別浸入鹽酸中,Y溶解并產生氫氣,X不反應,將X放入RSO4的溶液中,X表面有R析出,則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是( �。�
A.R>X>YB.X>Y>RC.R>Y>XD.Y>X>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除雜的實驗所選試劑和操作都正確的是(括號內為雜質)(  )
選項物 質所選試劑和操作
AFeSO4溶液(CuSO4加過量鋅粉、過濾
BKCl固體(K2CO3加過量稀鹽酸、蒸發(fā)結晶
CCuO固體(Cu)加入過量的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
DCO(H2O、CO2先通過濃硫酸,再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水與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請回答:
(1)下列物質溶于水后溶液溫度明顯降低的是C(填序號).
A.氫氧化鈉     B.氯化鈉      C.硝酸銨      D.濃硫酸
(2)小明去金牛湖游玩時,裝了一瓶金牛山下的泉水,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制取蒸餾水.

請回答:
Ⅰ.進行操作①時,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漏斗.
Ⅱ.取適量清水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蕩,發(fā)現有少量泡沫且有浮渣產生,
說明清水是硬水.
Ⅲ.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D.
A.水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
B.工業(yè)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
C.合理使用農藥、化肥,以免造成水體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后即可得到純水
Ⅳ.若用制得的蒸餾水配制50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應量取47.5mL的水.
(3)能說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實驗是AD(填序號).
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              B.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C.水的凈化                      D.水的電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托盤天平的兩邊各放一只等質量的燒杯,向兩只燒杯中分別注入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鹽酸和稀硫酸,天平平衡若向左邊燒杯中投入少量的鋅粒,向右邊燒杯中投入等質量的鎂條(如圖所示),待充分反應后,發(fā)現鋅粒和鎂條均有剩余,則天平指針( �。�
A.先向右偏,后向左偏B.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C.一直向左偏D.一直向右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其對應操作中各量變化關系的是( �。�
A.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制氧氣
B.
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C.
向一定量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銅溶液
D.
等質量的鋅、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科學的方法是實驗成功的前提條件,老師常提出一些實驗的方法或要求,下列各組方法或要求存在錯誤的是( �。�
組號 實驗方法或要求
 A驗證蠟燭燃燒的生成物時,氧氣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B做制取氣體的實驗時,一定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 用膠頭滴管吸取液體時,要先擠癟膠頭,再將膠頭滴管伸入到液體中
 D 用洗潔精清洗玻璃儀器上的油污,將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科學家開發(fā)一種利用鋁鎵合金制取氫氣的新工藝,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Al+3H20$\frac{\underline{\;Ga\;}}{\;}$A1203;+3H2↑,現有含鋁162Kg的鋁鎵合金,可制得氫氣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MO2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8B.16C.32D.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