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有多種途徑可以獲得氧氣.如:
A.電解水 B.分離液態(tài)空氣C.加熱高錳酸鉀 D.分解過氧化氫
(1)相信你在E處還可以寫出另一種制取氧氣的方法(寫化學方程式)
(2)若用圖1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實驗結束,停止加熱時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時發(fā)現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你認為產生該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若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供選用的裝置如圖2:要得到平穩(wěn)的氧氣流,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選填“甲”或“乙”);
(4)若用丙裝置干燥生成的氧氣,丙中盛放能吸水的濃硫酸,氣體應從 (選填“a”或“b”)端導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東省河源市英文實驗學校九年級下第4周周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重要文件資料需要長期保存,書寫時最好使用( )
A.鉛筆 B.碳素墨水筆 C.藍墨水筆 D.圓珠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9.1 溶液的形成》同步練習卷(1)(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B.礦泉水 C.汽水 D.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九年級上第16周周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2CO+O22CO2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氣點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C.兩個一氧化碳分子加一個氧分子等于兩個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氣反應生成2g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九年級上第16周周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總數一定不會發(fā)生變化
B.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一定不會發(fā)生改變
C.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一定不會發(fā)生改變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可能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九年級上第13周周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有下列物質:①潔凈的空氣,②水,③自來水,④冰水共存物,⑤碘酒,⑥高錳酸鉀⑦高錳酸鉀制氧氣后的固體剩余物,⑧液態(tài)的氧氣.請用序號填空:
(1)屬于混合物的是 ;
(2)屬于化合物的是 ;
(3)屬于氧化物的是 ;屬于單質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九年級上第13周周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純凈物A隔絕空氣加熱分解為CuO、H2O和CO2,根據這一實驗事實得出錯誤結論是( )
A.A由四種元素組成 B.A是化合物
C.A中含有水 D.A受熱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徐州市九年級(上)第一周周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唐子杰同學通過學習“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對蠟燭燃燒、酒精燈火焰、家庭使用的天然氣燃燒等產生了興趣,于是開始了系列實驗.
(1)首先他發(fā)現三種物質的狀態(tài)不同,蠟燭是 ,酒精是 ,天然氣是 (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氣態(tài)”).
(2)用已知木筷迅速插入液化氣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觀察到木筷表面出現的現象和蠟燭燃燒出現的現象相同:在最外層呈圓弧狀焦黑斑,說明液化氣燃燒火焰 (填“是”或“不是”)分層的, 溫度最高.
(4)為了探究天然氣燃燒后生成的產物,他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液化氣燃燒的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水灰水變渾濁.這說明天然氣燃燒的生成物中一定含 .天然氣中一定含有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石家莊市九年級(上)開學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種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