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2?盤錦)下表中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去雜質的方法
A  CO2  H2O  NaOH固體干燥
B  CuO粉末  Cu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過濾
C  KCl粉末  MnO2  加水溶解  過濾  洗滌  烘干
D  CaCl2溶液  HCl  加入過量的CaCO3
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用NaOH固體干燥,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CuO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銅和水,銅不與稀硫酸反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KCl粉末易溶于水,MnO2難溶于水,采取加水溶解、過濾、洗滌、烘干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得到的是雜質MnO2,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D、HCl能與加入過量的CaCO3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且過量的碳酸鈣不溶于水,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了新的雜質,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故選D.
點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盤錦)在一個密閉的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反應前的質量/g 4 10 40 44
反應后的質量/g 22 待測 56 1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盤錦)下列四個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實驗操作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盤錦)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為紅色粉末,B、C常溫下為氣體,且組成元素相同,F為紅色固體單質,H由兩種元素組成,G可以和Cl2化合成H,如圖為這些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省略.
(1)G的化學式為
FeCl2
FeCl2
,反應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2)在實驗室中為驗證反應①,從安全角度考慮,應
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熱
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熱
(填“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熱”或“先加熱后通一氧化碳”),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應
先加熱后通一氧化碳
先加熱后通一氧化碳

(3)反應③常用于工業(yè)除鐵銹,該反應方程式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基本反應類型為
復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