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學用某種粗鹽進行提純實驗,步驟如圖.請回答:
(1)步驟①和②的操作名稱是
 

(2)步驟③判斷加入鹽酸“適量”的方法是
 
;步驟④加熱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是為了防止
 
,當蒸發(fā)皿中有較多量固體出現(xiàn)時,應
 
,用余熱使水分蒸干.
考點:氯化鈉與粗鹽提純,蒸發(fā)與蒸餾操作,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
分析:(1)粗鹽提純實驗的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
(2)根據(jù)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玻璃棒的作用以及蒸發(fā)過程的注意事項解答;
解答:解:(1)粗鹽提純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步驟①和②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和液體分離,屬于過濾;
(2)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滴加鹽酸至無氣泡放出為止,說明剛好與碳酸鈉反應完;步驟④加熱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是為了防止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 當蒸發(fā)皿中有較多量固體出現(xiàn)時,應停止加熱,用余熱使水分蒸干.
故答案為:(1)過濾;(2)滴加鹽酸至無氣泡放出為止;局部過熱造成固體(或溶液)飛濺;停止加熱(或熄滅酒精燈).
點評:熟記過濾方法及原理、蒸發(fā)的注意事項,并能靈活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質(zhì)量會增加并會變質(zhì)的是(  )
A、濃鹽酸B、濃硫酸
C、食鹽D、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要配制5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硝酸鉀溶液,現(xiàn)提供
(1)2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的硝酸鉀溶液(2)足夠多的硝酸鉀晶體(3)蒸餾水,(4)25g40%的蔗糖水,請選用上述的藥品,設計三種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
(只要說明簡要配制方法及配制時所需各種藥品的質(zhì)量即可)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把下列答案的編號填在各小題的空格里,每一空格里可以填一個也可填幾個答案.
A.氧化反應    B.化合反應   C.緩慢氧化     D.分解反應     E.爆炸
(1)食物的腐敗是
 
;     
(2)點燃鐵絲是
 
;
(3)燃燒木材是
 
;      
(4)加熱高錳酸鉀是
 
;
(5)點燃盛裝在塑料筒內(nèi)的以體積比1:1混合的氫氣和氧氣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學反應.
(1)安全火柴的火柴頭上主要含有氯酸鉀、二氧化錳、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桿上涂有少量的石蠟,火柴盒兩邊的摩擦層是由紅磷和玻璃粉調(diào)和而成的.火柴著火的主要過程是:
①火柴頭在火柴盒上劃動時,產(chǎn)生的熱量使紅磷燃燒;
 

②紅磷燃燒放出的熱量使氯酸鉀分解;
 

③氯酸鉀分解放出的氧氣與硫在點燃條件下反應:
 

④硫與氧氣反應放出的熱量引燃石蠟,最終使火柴桿著火.
(2)一些豆科植物能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能被農(nóng)作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其反應可以看作是氮氣、碳、水在根瘤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氨氣(NH3)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法醫(yī)常用馬氏試砷法證明是否為砒霜(As2O3)中毒.將鋅和鹽酸(HCl)與試樣混合在一起,若試樣中含有砒霜,則會發(fā)生反應,生成砷化氫(AsH3)、氯化鋅和水,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課外小組研究“影響H2O2 生成O2反應速率的因素”的課題.通過查閱資料,他們提出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催化劑和反應物濃度都會影響H2O2生成O2的反應速率
【實驗過程】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操作: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將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加入錐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氣體.
實驗記錄:
實驗編號
反應物 5% H2O2 50mL 5% H2O2
 
3% H2O2 50mL
加入固體 0.5g CuO 0.5g MnO2  0.5g MnO2
收集等體積O2所需時間 105s 45s 78s
①實驗Ⅱ中加入H2O2溶液的體積為
 
mL;
②充分反應后,將實驗Ⅱ中剩余物質(zhì)里的MnO2提取的方法是
 
;
【結論】該探究過程得出的結論是
 
;
【反思】H2O2在常溫加入MnO2后反應速率加快.小敏提出,為了更好的證明二氧化錳是否對H2O2 生成O2的反應速率有影響,還應該增加一組對比實驗.該實驗選用的藥品和用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一瓶保管不當?shù)脑噭�,其殘缺的標簽上只剩下“Na”和“10%”字樣.已知它是無色液體,是初中化學常用的試劑.同學們對此很感興趣,決定對其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試劑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討論交流】:根據(jù)受損標簽的情況判斷,這瓶試劑不可能是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
【查閱資料】:Ⅰ.初中化學常見的含鈉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堿性.
Ⅲ.測定室溫(20℃)時,四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的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zhì)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結論】:根據(jù)試劑瓶標注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數(shù)據(jù)判斷,這瓶試劑不可能是
 

【設計實驗并繼續(xù)探究】:
(1)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該溶液滴在pH試紙上,測得pH=8,這瓶試劑不可能是
 

(2)為了進一步確定該溶液的成分,他們又進行了如下實驗:
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取樣于試管中,滴加
 

 
該溶液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提出原子論,阿伏伽德羅提出
 
.科學家研究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物質(zhì)是由
 
 
構成的;分子的
 
 
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即在化學變化中
 
會破裂,而
 
不會破裂,但可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參加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食鹽是人們?nèi)粘I钪斜夭豢缮俚囊环N物質(zhì).人體缺碘會影響正常的生命活動,影響身體健康.為提高人體素質(zhì),食物補碘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市售的“加碘鹽”外包裝文字說明上都標有“含碘量”的字樣,這里的碘是指( �。�
A、碘酸鉀B、碘元素
C、碘分子D、碘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