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與計算 | 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 對實驗結果的評價 | 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及對結果的影響 |
甲組 | 79.5% | 失敗 | 加入的稀硫酸沒有完全將碳酸鈉反應掉,且沒有冷卻至室溫,部分二氧化碳存在于裝置內(nèi),沒有被C裝置內(nèi)的堿石灰所吸收,造成測量結果偏小 |
乙組 | 99.6% | 成功 |
分析 (1)根據(jù)碳酸氫鈉的生產(chǎn)過程來分析;
(2)根據(jù)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這一方程式反應前后質量變化來分析.
解答 解:(1)因為NH4HCO3+NaCl(飽和)=NaHCO3↓+NH4Cl,所以生成的碳酸氫鈉表面會沾有部分氯化鈉,在加熱碳酸氫鈉的過程中,碳酸氫鈉分解為了碳酸鈉,而氯化鈉不分解,故填:結晶析出的碳酸氫鈉晶體表面沾有從溶液中帶出的少量氯化鈉;
(2)設甲族生成3.3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3.3g
10644=x3.3g
x=7.95g
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7.95g10.00g×100=79.5%
此實驗中加入的稀硫酸沒有完全將碳酸鈉反應掉,且沒有冷卻至室溫,部分二氧化碳存在于裝置內(nèi),沒有被C裝置內(nèi)的堿石灰所吸收,因此實驗失�。�
故填:79.5%;加入的稀硫酸沒有完全將碳酸鈉反應掉,且沒有冷卻至室溫,部分二氧化碳存在于裝置內(nèi),沒有被C裝置內(nèi)的堿石灰所吸收,造成測量結果偏�。�
取10.00g樣品,向其中加入過量的鹽酸,直至樣品中無氣泡冒出,加熱蒸發(fā)所得物并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量.反復加熱、冷卻、稱量,直至所稱量的固體質量幾乎不變?yōu)橹�,此時所得固體的質量為10.99g.設碳酸鈉的質量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y 10.99g
106117=y10.99g
y≈9.96g
則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9.96g10.00g×100=99.6%
故填:99.6%.
點評 本題充分考查利用課本知識解決新問題能力,能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稍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濃硝酸跟鋅反應制氫氣 | |
B. | 用氯酸鉀與木炭混合加熱制氧氣 | |
C. | 用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制二氧化碳 | |
D. | 用干電池外殼的金屬與稀硫酸反應制氫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操作 | ![]() | ![]() | ![]() |
片刻后現(xiàn)象 | 緩慢產(chǎn)生少量氣泡 | 無氣泡 | 無氣泡 |
幾分鐘后現(xiàn)象 | 緩慢產(chǎn)生少量氣泡 | 快速產(chǎn)生大量氣泡 | 無氣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測定次數(shù) | 第1次 | 第 2次 | 第3次 | 第4次 |
PH | 4.92 | 4.82 | 4.76 | 4.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