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化學息息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棉花、羊毛、蠶絲等屬于天然纖維

B.蠟燭燃燒后質量減小,說明質量不守恒

C.保持干燥,刷漆等是防止自行車生銹的有效方法

D.2B鉛筆在紙上畫過會留下黑色痕跡,是因為鉛筆芯含有石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浙江溫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運用酸、堿、鹽的性質可以解決工業(yè)生產中的許多問題。

(1)工業(yè)上常選用 來除去鐵銹。(寫出一種具體物質)

(2)某工廠向含有AgNO3、Cu(NO3)2的廢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Zn)以回收金屬,充分反應后,得到的金屬組成可能有哪幾種情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廣西南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順序為C>B>A

B.當A中混有少量B 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A

C.將A、B、C的飽和溶液從t3℃降溫到t2℃,溶液中均有固體析出

D.若要將N點的A溶液轉變?yōu)镸點的A溶液,可在恒溫條件下采用蒸發(fā)溶劑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銅仁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銅仁市地處武陵山區(qū),石灰石資源豐富,某課外小組同學取該樣品12.0g于燒杯中,向盛有樣品的燒杯中加入足量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溶液充分反應,所用稀鹽酸質量(用X表示)和燒杯中剩余固體質量(用Y表示)如圖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是多少?

(2)充分反應后共生成多少二氧化碳?

(3)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銅仁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鋁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

①鋁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②鋁離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

③工業(yè)上用電解熔融的方法冶煉鋁,化學方程式為:2Al2O34Al+3O2↑,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2)要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寫出除去雜質的化學方程式:

①Ag(Cu) ;

②CO2(C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銅仁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黔西南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你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分子的角度解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是 。

(2)在焙制糕點時常需加入一種名為“泡打粉”的膨松劑,其主要成分是NaHCO3,俗稱 。

(3)淀粉發(fā)酵后可生產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種清潔能源,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吸煙有害健康,煙草燃燒時產生的煙氣中含有一種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它是 (填化學式)。

(5)在轎車的車箱內放入幾包活性炭便可減少其中的異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貴陽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建立基本的化學觀念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化學,如形成守恒觀念,可以更好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每1個C原子和1個O2分子反應,生成2個CO2分子

B.32g S與32g O2完全反應,生成64g SO2

C.鎂條燃燒后固體質量增加,故質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規(guī)律

D.根據(jù):蠟燭+氧氣二氧化碳+水,則蠟燭中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遼寧丹東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下圖所示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

(1)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E裝置收集的氧氣不純,則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種即可);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氣體應從 (填“a”或“b”)端進入。

(2)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的裝置為 (填字母序號),在裝入藥品前應先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