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4.某興趣小組為了測定鎂銅合金中鎂的質量分數(shù),取出3g合金,將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樣品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到實驗數(shù)據如下.
稀硫酸用量剩余固體質量
第一次加入10gmg
第二次加入10g2.0g
第三次加入10g1.5g
第四次加入10g1.0g
第五次加入10g0.6g
第六次加入10g0.6g
(1)從以上數(shù)據可知,最后剩余的0.6g固體的成分是銅;這六次實驗中,第五次加入稀硫酸時樣品中的鎂已經完全反應;表格中,m=2.5.
(2)計算合金樣品中鎂的質量分數(shù).
(3)計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shù).

分析 由第二次和第三次可知,10g稀硫酸恰好和0.5g鎂反應,第五次反應的鎂的質量是0.4g,說明鎂已經完全反應,根據提供的數(shù)據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

解答 解:(1)(1)從以上數(shù)據可知,第二次和第三次可知,10g稀硫酸恰好和0.5g鎂反應,第五次反應的鎂的質量是0.4g,說明鎂已經完全反應,最后剩余的0.6g固體的成分是銅;這六次實驗中,第五次加入稀硫酸時樣品中的鎂已經完全反應;表格中,m=2.5.
故填:銅;五;2.5.
(2)合金樣品中鎂的質量分數(shù)為:3g0.6g3g×100%=80%,
答:合金樣品中鎂的質量分數(shù)為80%.
(3)設10g稀硫中硫酸質量為x,
Mg+H2SO4═MgSO4+H2↑,
24   98
0.5g x
240.5g=98x,
x=2.04g,
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2.04g10g×100%=20.4%,
答: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20.4%.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假設法和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和推斷的能力,同時考查了分析數(shù)據的能力,計算時要注意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水結冰后體積變大,從微觀上看,其原因是( �。�
A.水分子質量增大B.水分子個數(shù)增多
C.水分子運動變慢D.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宏觀-微觀-化學符號三者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現(xiàn)有下列微粒示意圖,請按題意要求用離子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1)寫出如圖表示離子的符號H+;
(2)媽媽手上的鉆戒C;
(3)汽水、可樂等飲料中的酸H2CO3;
(4)一種醫(yī)療上用于消毒的液體H2O2或C2H5OH;
(5)一種用于軍事上制造照明彈、閃光彈的金屬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鹽酸是否與氫氧化鈉發(fā)生化學反應,做了如下實驗:
(1)向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入稀鹽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pH逐漸增大
B、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pH逐漸減小
C、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pH逐漸減小
D、溶液顏色不變,pH逐漸增大
(2)將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混合后,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混合溶液,試紙不變色,說明溶液中不含鹽酸(填“鹽酸”或“氫氧化鈉”);用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混合溶液,試紙不變色,說明溶液中不含氫氧化鈉(填“鹽酸”或“氫氧化鈉”);以上實驗證明鹽酸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各組物質,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NaNO3  HCl  Na2SO4B.NaNO3   NaCl   CuSO4
C.NaCl    Na2SO4   Na2CO3D.NaOH   BaCl2   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請根據下面有關信息,按題目要求回答問題:
(1)石灰廠要得到20t氧化鈣,至少需要含碳酸鈣90%的石灰石39.7t(請寫出計算過程)
(2)取98%的濃硫酸10m1(密度1.84g/cm3)配制成1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61.92g  (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熱,且能做干燥劑的堿是氫氧化鈉.
(2)工業(yè)上常選用氫氧化鈣來中和酸性污水的原因是氫氧化鈣價格低廉或氫氧化鈣微溶于水,不會形成二次污染等(任答一個),具清潔劑中常含有氫氧化鈉以清除油污,此過程屬于化學(填“物理”或“化學”)反應.
(3)氫氧化鈣、氫氧化鈉需要密閉保存,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氫氧化鈉密閉保存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4)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若A是Ba(OH)2溶液,現(xiàn)象a有白色沉淀,現(xiàn)象b為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該實驗不能(填“能”或“不能”)說明樣品中有NaOH和Na2CO3,你的理由是氫氧化鋇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生成的氫氧化鈉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故不能確定原固體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化學興趣小組做如下實驗.請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②、③依次為下圖中的C、B、A(填序號),三步操作中都用到的
玻璃儀器是玻璃棒.

(2)若得到NaCl的產量比實際值偏低,則可能的原因是B、C(填序號).
A.過濾時濾紙有破損,混合液流入濾液中     B.蒸發(fā)時受熱不均勻,有晶體濺出
C.溶解15g含有泥沙的NaCl樣品時,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實驗所得純凈的氯化鈉,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2.5 g.
(4)將100g 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Cl溶液稀釋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1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制取氧氣的方法中,其中一項與其他三項有本質區(qū)別的是(  )
A.通過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取氧氣
B.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C.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D.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