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要使右圖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實驗時使用的固體和液體應該是(  )
①鎂和稀鹽酸 ②石灰石和鹽酸 ③氯化鈉和水 ④氫氧化鈉和水
⑤濃硫酸和水 ⑥硝酸銨和水.
分析:要使右圖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應該是物質混合時能夠放熱或反應能夠生成氣體,溫度升高或生成氣體能使容器中的壓強增大.
解答:解: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能夠使小氣球鼓起來;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能夠使小氣球鼓起來;氯化鈉溶于水溫度基本保持不變,小氣球不能鼓起來;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時,能夠放出大量的熱,能夠使小氣球鼓起來;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能夠使小氣球鼓起來;硝酸銨溶于水時,能夠吸收熱量,不能使小氣球鼓起來.
故選A.
點評:化學實驗現象是化學實驗最突出、最鮮明的部分,也是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依據,掌握物質的性質和相互之間的反應關系,并有助于提高觀察、實驗能力.所以,對化學實驗不僅要認真觀察,還應掌握觀察實驗現象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甲、乙、丙三同學在學完了第二單元后,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非常感興趣,想探究能否用其它物質來代替紅磷完成該實驗.他們選取了以下幾種物質:鐵絲、硫粉、木炭、鎂條(鎂是一種金屬).憑已有知識他們進行了討論:
(1)甲同學首先認為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2)乙同學認為也不能用硫粉、木炭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產生的氣體占據了消耗掉的氧氣的空間,壓強不變
產生的氣體占據了消耗掉的氧氣的空間,壓強不變

(3)丙同學在認真思考乙同學的理由后認為:如果要用木炭來代替紅磷而且實驗要獲得成功必須作一點小小的改進,他預先在集氣瓶中裝了一種物質,結果他實驗成功了,你認為他預先在集氣瓶中裝的物質是
氫氧化鈉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

(4)對于鎂條三同學憑已有的知識無法判斷,他們于是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他們用如圖2所示裝置和光亮鎂條進行實驗,將鎂條點燃后迅速放入瓶中燃燒,觀察到鎂條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狀物質產生,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實驗過程中所有操作都是正確的)
冷卻后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
消耗了瓶內的氣體,使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將水壓入瓶中
消耗了瓶內的氣體,使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將水壓入瓶中
為了讓實驗取得成功,該同學進行實驗時的第一步是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在進行實驗時,為了使鎂條變得光亮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用砂紙打磨
用砂紙打磨

(5)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超過其容積的五分之一,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有氮氣.問題:氮氣為什么減少呢?假設一:氮氣與瓶內其它物質反應而減少.假設二:
氮氣與鎂條反應而減少
氮氣與鎂條反應而減少
. 通過以上實驗你認為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填:“能”或“不能”)
不能
不能

(6)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小蘭同學用如圖3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fā)現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小于
15
,請你幫她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兩點):
氣密性不好
氣密性不好
,
紅磷量不足.
紅磷量不足.

(7)關閉止水夾a、b、c,使過量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盛有空氣的等容積的甲、乙兩瓶中同時燃燒,如圖所示,試回答:
①燃燒停止并冷卻,若打開止水夾a、c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水進入左瓶中
水進入左瓶中
;
②若打開止水夾b、c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水不會進入右瓶中
水不會進入右瓶中

③若打開止水夾a、b、c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水進入兩個集氣瓶中
水進入兩個集氣瓶中
,原因是
氣體總體積減小,壓強變小
氣體總體積減小,壓強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