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與氧氣反應是化學變化的依據(jù)是     。實驗中應預先在集氣瓶中       以防止         ,化學方程式為                       
生成黑色固體,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熾熱的生成物濺落下來炸破瓶底,3Fe+2O2Fe3O4
判斷發(fā)生化學變化的依據(jù)是反應生成新物質,所以鐵與氧氣反應是化學變化的依據(jù)是生成黑色固體;做實驗時應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防止反應后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瓶底,使集氣瓶底炸裂;鐵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方程式是3Fe+2O2Fe3O4;
故答案為:
生成黑色固體;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熾熱的生成物濺落下來炸破瓶底;3Fe+2O2Fe3O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因果關系不成立的是
A.鎂燃燒能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彈
B.因為磷燃燒能產生白煙,所以可用于制作煙幕彈
C.因為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所以可用作保護氣
D.因為氧氣能支持燃燒,所以可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不適合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水加熱變成水蒸氣,變化前后質量相等
B.要得到18g水,則參加反應的氫氣和氧氣的總質量一定為18g
C.1g硫與1g氧氣化合生成2g二氧化硫
D.在置換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單質的質量不一定等于生成的單質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右表所示:已知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Q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n,則下列推斷正確是
A.反應中Y和Q的質量比為1:1      
B.反應后Q的質量為12g
C.反應后生成15g Z 
D.該反應化學方程式中X與Q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年湖南懷化,10題)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工業(yè)酒精可用來勾兌飲用酒B.加碘食鹽可用來防治碘缺乏病
C.鋁和銅可用來制作導線D.乙烯可用來制聚乙烯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甲烷用于燃料B.干冰用于制冷劑
C.氧氣用于醫(yī)療急救D.水用于制取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被中央電視臺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學變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假奶粉”
B.用工業(yè)石蠟給瓜子上蠟“美容”
C.用硫黃燃燒后的氣體熏蒸粉絲
D.用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年浙江義烏,7題)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

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子由原子構成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年廣東肇慶,1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干冰升華B.火柴梗被折斷C.玻璃破碎D.木柴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