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洗潔精對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過濾能夠把固體和液體分離;
(2)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根據(jù)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相關方面的問題;
(3)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
(4)儀器a的名稱是鐵架臺;
②操作A中托盤兩邊各放一張大小相同的紙片,其作用是防止藥品腐蝕托盤,同時起到平衡作用;
③操作B中還需要用到的儀器是膠頭滴管;
④操作 C過濾時倒入液體的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主要是為了防止雜質未經(jīng)過濾就進入濾液;
⑤圖中部分操作有錯誤,例如讀取量筒中的液體體積時,視線沒有和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蒸發(fā)過程中沒有攪拌.
解答 解:(1)①食鹽是重要的調(diào)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鈉是由離子構成的.
故填:離子.
②食用油加入水中,充分攪拌能形成乳濁液.洗潔精洗滌油膩的碗筷是利用了洗滌劑對油污的乳化作用.
故填:洗潔精對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③面粉加入水中,充分攪拌后能形成懸濁液.除去懸濁液中難溶性的面粉可用的操作方法是過濾.
故填:過濾.
(2)①A.鹽酸是混合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該選項說法正確;
C.溶液的酸堿度不能用石蕊溶液測定,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例如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是稀溶液,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填:BD.
②有些固體物質溶解形成溶液后會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如品紅溶液是紅色的,放入活性炭可使紅色褪去,這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故填:吸附.
③A.a(chǎn)物質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b物質的溶解度,例如溫度小于t1℃時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將a溶液從t2℃時降溫到t1℃時,不一定有晶體析出,例如t2℃時a是不飽和溶液時,降溫到t1℃時不一定析出晶體,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t1℃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因此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該選項說法正確;
D.將t2℃時b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刹扇∩郎氐姆椒�,這是因為b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填:C.
(3)A.反應過程中生成氫氧化鈉,因此溶液的pH逐漸升高,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溶液中鈉元素的質量始終不變,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反應過程中溶液質量不斷減小,溶液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不斷增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反應過程中氯化鈉質量不斷減小,因此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填:D.
(4)①儀器a的名稱是鐵架臺.
故填:鐵架臺.
②操作A中托盤兩邊各放一張大小相同的紙片,其作用是防止藥品腐蝕托盤,同時起到平衡作用.
故填:防止藥品腐蝕托盤,同時起到平衡作用.
③操作B中還需要用到的儀器是膠頭滴管.
故填:膠頭滴管.
④操作 C過濾時倒入液體的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主要是為了防止雜質未經(jīng)過濾就進入濾液.
故填:C.
⑤圖中部分操作有錯誤,例如讀取量筒中的液體體積時,視線沒有和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蒸發(fā)過程中沒有攪拌,其中蒸發(fā)過程中沒有攪拌,會導致部分液體因受熱不均而外濺,從而導致部分氯化鈉損失,會導致精鹽產(chǎn)率明顯偏低.
故填:D中的錯誤之處:蒸發(fā)過程中沒有用玻璃棒攪拌;
導致精鹽產(chǎn)率明顯偏低的原因是:蒸發(fā)過程中沒有攪拌,會導致部分液體因受熱不均而外濺,從而導致部分氯化鈉損失.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下,1L水與1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等于2L | |
B. | 室溫下,1g木炭在1g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2g二氧化碳 | |
C. | 室溫下,1g硫粉在lg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
D. | 室溫下,1g紅磷在lg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2g五氧化二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萬里飄香--分子在不斷運動 | B. | 水結成冰--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 | ||
C. | 蠟炬成灰--分子質量發(fā)生改變 | D. | 輪胎充氣--分子大小發(fā)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禁止使用化肥是防止“水華”的最好方法 | |
B. | 若使用無磷洗衣粉,可有效防止該藻類的過度生長 | |
C. | 向河水中過量排放含有氮肥的農(nóng)田水,也可能造成該藻類的過度生長 | |
D. | 該藻類由碳、氫、氮、磷4種元素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
A | 除去鐵制品表面少量的鐵銹 | 用過量的稀硫酸長時間浸泡 |
B | 檢驗NaOH是否變質 | 取樣加水后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溶液顏色是否變紅 |
C | 鑒別氫氣和甲烷 |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燒杯 |
D | 檢驗氯化銨溶液中銨根離子 | 取樣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微熱,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現(xiàn)象.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