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已知:草酸鈣[CaC2O4]比碳酸鈣受熱易分解,。將12.8g CaC2O固體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剩余7.8g固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剩余固體為混合物

B. 剩余固體中含有鈣元素的質量為4.0g

C. 將剩余固體溶于過量的稀鹽酸,產生2.2g CO2

D. 將加熱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 0g固體

【答案】D

【解析】草酸鈣[CaC2O4]完全分解質量差,128-100=28,12.8g完全分解質量差應為2.8g. 草酸鈣[CaC2O4]徹底分解質量差,128-56=72,12.8g徹底分解質量差應為7.2g.A. 剩余固體為混合物.故A正確。B. 剩余固體中含有鈣元素的質量為12.8g××100%=4.0g.故B正確。C. 將剩余固體溶于過量的稀鹽酸,產生7.2g -﹙12.8g-7.8g ﹚=2.2g CO2. 故C正確。D. 將加熱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 0g固體。12.8g徹底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4.4g, 生成10. 0g固體。故D正確。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銅絲作導線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氣作燃料 D.金剛石用于切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發(fā)展的主導方向!熬G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消滅污染,是一門能徹底阻止污染的科學。它包括“原料的綠色化”“化學反應的綠色化”“產物的綠色化”等內容。其中,“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原料物質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轉入期望的產品中。下列符合“化學反應的綠色化”的是

A.化工廠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氫銨NH3+H2O+CO2====NH4HCO3

B.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C.用炭、氧氣和氧化鈉制碳酸鈉C+O2CO2,CO2+Na2O===Na2CO3

D.實驗室用氯化銨和消石灰制氨氣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屬于純凈物的是

A礦泉水 B雙氧水 C硬水 D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定質量的濃鹽酸置于燒杯中,敞口放置在實驗室安全之處。

①濃鹽酸的質量和放置天數關系的曲線(見圖)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寫“甲”或“乙”)。

②隨著放置天數的增加,濃鹽酸的質量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把濃鹽酸稀釋后可用于去除鐵制品表面的鐵銹(主要成分為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在括號里注明反應的基本類型:

(1)碳在空氣中不完全燃燒__________;

(2)由相應的酸和堿反應生成硫酸鋇__________, (__________反應);

(3)綠色植物光合作用__________;

(4)在高溫條件下,用H2與FeCl2反應,可生成“納米鐵”和一種溶于水顯強酸性的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P點的意義是 。

(2)t2時,將60g A物質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g。

(3)將接近飽和的A物質的水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火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但使用不當可能引發(fā)火災,甚至爆炸事故。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懂得鉆木取火。鉆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為______。

(2)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易爆物時絕不允許違章操作。下圖所示的圖標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到關于化學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

B. 油脂可溶解在洗潔精中

C. 蒸餾是凈化程度最高的凈水方法

D. 硫在空氣和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