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現(xiàn)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A.5ml水與5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ml,是因為分子與分子之間有間隔
B.不同的花兒香味不同,是因為不同的分子性質不同
C.打開汽水瓶蓋后有大量氣體從汽水中冒出,是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
D.煤粉比煤塊容易燃燒,是因為煤粉的著火點低于煤塊的著火點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承德市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欲利用下列裝置探究綠色植物呼吸過程中是否有CO2氣體產生,設計的探究過程如下,請回答其中的有關問題.
(1)假設:綠色植物在呼吸過程中有CO2氣體產生.
(2)設計方案:使綠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處發(fā)生呼吸作用,檢驗呼吸過程中產生的氣體.
(3)查閱資料:
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②綠色植物呼吸作用過程: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4)實驗:
操作步驟 | 簡答 |
①將裝置按上圖所示連接好 并裝入化學試劑,C中放入綠色 植物 | ①A裝置的作用是 , ②B裝置的作用是 , ③C處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 . |
②往A的導管口緩緩連續(xù)鼓入 空氣一段時間 | ④A裝置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有關化學方程式為 , ⑤D 裝置中的應觀察的現(xiàn)象是 . |
(5)結論與討論:
能表示這個探究實驗獲得成功的兩個主要現(xiàn)象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平涼市九年級上第一次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可用蠟燭代替紅磷
B、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C、實驗前一定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D、火焰熄滅后待冷卻到室溫再打開彈簧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四川廣元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在古代,人們常用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雜質不參與反應且不溶于水)和純堿為原材料制取燒堿,其制取流程如圖:
(1)寫出加入純堿溶液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問題與發(fā)現(xiàn)】固體A是純凈的氫氧化鈉嗎?
【猜想與假設】根據(jù)反應原理,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甲的猜想:A是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
乙的猜想:A是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混合物.
你的猜想: .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
甲 | 取少量固體A,用適量水溶解后,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 溶液變紅 | 猜想成立 |
乙 | 取少量固體A,用適量水溶解后,滴加幾滴飽和碳酸鈉溶液. | 猜想不成立 | |
你 | 猜想成立 |
【反思與評價】同學們討論后,認為甲的結論不一定成立,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四川廣元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兩兩之間都能互相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是( )
A.C CuO H2SO4(。
B.Ba(OH)2 HCl(稀) K2CO3
C.Fe HCl(。 CuSO4
D.CO2 Ca(OH)2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煙臺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不銹鋼材料中含有的金屬鉻(Cr)能提高鋼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蝕性.為了解金屬鉻與常見金屬鋁、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小娟與小濤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
【猜想和假設】根據(jù)所學知識,猜想三種金屬在金屬活動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
猜想一:Cr Al Cu 猜想二:Al Cr Cu 猜想三:
【實驗和探究】
(1)小娟的實驗:
取大小相同的鋁、鉻、銅三種金屬片(用砂紙打磨光亮)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解釋與結論分別取三支試管,向其中入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然后將鋁、鉻、銅三種金屬分別插入三支試管中.鋁片表面產生的氣泡較快;鉻片表面產生氣泡較緩慢,溶液變藍色;銅片無明顯現(xiàn)象.猜想 成立.鉻與稀硫酸反應生成藍色的硫酸亞鉻(CrSO4)溶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小濤的實驗:
小濤只選用了三種藥品進行實驗,也得出了三種金屬在金屬活動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則他選用的三種藥品可能是 .
【總結與歸納】由上述實驗得出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有: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遼寧遼陽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實驗小組同學想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并收集一瓶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所用裝置氣密性良好).
【查閱資料】a、二氧化碳在飽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b、CaCl2溶液呈中性.
(1)裝置B的作用是 .
(2)實驗中觀察到A中持續(xù)有大量的氣泡產生,但較長時間后,經驗證D中二氧化碳仍然沒有收集滿,原因是 .
(3)針對上述現(xiàn)象,同學們改進并成功完成了實驗,在處理廢液時,小新同學想將錐形瓶中的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但小帆同學認為這種做法不正確,應該先對廢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猜想1:溶質為CaCl2;猜想2:溶質為CaCl2和HCl.
【實驗與驗證】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 | 猜想2正確 |
【反思與應用】為避免污染,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 (填化學式),反應完全后過濾,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種溶質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遼寧錦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比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教科書里展示的探究活動未采用對比法的是( )
A.認識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
B.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
C.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測定
D.MnO2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