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文)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有關反應的原理。

(1) 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

(2)工業(yè)用一氧化碳作為還原劑從赤鐵礦石(主要成分Fe2O3)中煉鐵_______

CaCO 3+ 2HCl === CaCl2 + H2 O + CO2↑3CO+ Fe2 O3 2Fe + 3CO2 【解析】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一般有四步:1.根據實驗事實,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分別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并在式子的左、右兩邊之間畫一條短線;當反應物或生成物有多種時,中間用加號(即“+”)連接起來.2.配平化學方程式,并檢查后,將剛才畫的短線改寫成等號(表示式子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九年級人教版化學: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一定屬于化學科學研究范疇的是( )

A. 研制有記憶能力的新材料 B. 興建射電望遠鏡,觀測宇宙

C. 興建水電廠,緩解用電危機 D. 研究空氣動力學,讓飛機飛得更快

A 【解析】 試題化學為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即研究現有物質并制造新物質。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九年級人教版化學:走進化學世界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7 年 5 月 14 日�!耙粠б宦贰眹H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耙粠б宦贰笔� 合作發(fā)展的理念和倡議,古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發(fā)明和 技術傳送到國外。下列古代生產工 藝中主要體現物理變化的是( �。�

A. 糧食釀酒 B. 紡紗織布

C. 曬制瓷器 D. 冶煉生鐵

B 【解析】 由糧食釀酒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物質酒精,為化學變化,A項錯誤;由紗做成布沒有新的物質產生,為物理變化,B項正確;燒制陶瓷的過程中會有硅酸鹽分解為二氧化硅,為化學變化,C項錯誤;煉鐵的過程將氧化鐵轉化為單質鐵,為化學變化,D項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遼陽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

(1)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g。

(2)乙中有少量甲,提純乙的方法是_____。

(3)將t1℃時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

(4)t2℃時,等質量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溶液質量最小的是_____。

40蒸發(fā)結晶結晶析出甲 【解析】 (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40g; (2)乙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所以乙中有少量甲,提純乙的方法是蒸發(fā)結晶; (3)將t1℃時丙的飽和路液升溫到t2℃,溶解度減小,觀察到的現象是結晶析出; (4)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最小,所以t2℃時,等質量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甲、乙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遼陽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熄滅酒精燈時,不能用嘴吹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滅,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蒸發(fā)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2.2 水分子的變化 同步測試 題型:填空題

汽車尾氣含有CO與NO等有毒氣體,其凈化過程如下:①在催化劑作用下,CO將NO還原成氮氣并生成二氧化碳;②再通入過量的空氣,使剩余的CO完全氧化.試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CO+2NO 2CO2+N2;2CO+O22CO2 【解析】 在催化劑作用下,CO將NO還原成氮氣并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2CO2+N2;再通入過量的空氣,使剩余的CO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2.2 水分子的變化 同步測試 題型:單選題

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的燃料為丙烷,下列關于丙烷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 無色氣體       B. 著火點為450℃,易燃      

C. 沸點為-42.1℃,易液化       D.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B 【解析】 A、顏色和狀態(tài)不需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A錯誤;B、可燃性需通過燃燒這一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B正確;C、沸點不需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C錯誤;D、物質的溶解性不需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D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九年級全冊化學:2.2《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室里制取氧氣、二氧化碳時,它們的收集方法相同的是( �。�

A. 排水集氣法

B. 向下排空氣法

C. 排食鹽水集氣法

D. 向上排空氣法

D 【解析】 氧氣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氣,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所以不能用排水法和排食鹽水收集,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共同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1.1化學真奇妙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被“中央電視臺”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學變化的是

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假奶粉”

B. 用工業(yè)石蠟給瓜子上蠟“美容”

C. 用硫磺燃燒后的氣體熏蒸粉絲

D. 用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

C 【解析】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假奶粉”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用工業(yè)石蠟等給瓜子“美容”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硫磺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硫,屬于化學變化; D、用毛發(fā)水、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