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一白色固體X,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可能含有碳酸鈣、氯化鈣、硫酸銅和氫氧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主要流程及現(xiàn)象記錄如下:
【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碳酸鈉溶液呈堿性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步驟①實驗現(xiàn)象確定白色固體X中一定沒有的物質(zhì)是硫酸銅.
(2)步驟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3)白色固體X中一定含有的是氯化鈉、碳酸鈣和氯化鈣
(4)不能確定是否含有的是氫氧化鈣.為了檢驗該物質(zhì)是否存在,應怎樣操作,簡單寫出操作過程取樣品,加水溶解,滴入酚酞,溶液變紅色,證明含有氫氧化鈣,反之不含氫氧化鈣..

分析 根據(jù)碳酸鈣難溶于水,硫酸銅溶液為藍色,再根據(jù)圖框可知:得無色溶液,推測白色固體X中一定沒有的物質(zhì)是硫酸銅,而白色沉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無色氣體,推測含有碳酸根;而步驟③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A的反應為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的反應進行分析.

解答 解:因為碳酸鈣難溶于水,硫酸銅溶液為藍色,再根據(jù)圖框可知:得無色溶液,推測白色固體X中一定沒有的物質(zhì)是硫酸銅,而白色沉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無色氣體,推測含有碳酸根;而步驟③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A的反應為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的反應,所以:
(1)根據(jù)步驟①實驗現(xiàn)象確定白色固體X中一定沒有的物質(zhì)是硫酸銅;
(2)步驟②中發(fā)生的反應是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3)通過推導可知,白色固體X中的物質(zhì)有:氯化鈉、碳酸鈣和氯化鈣.
(4)題中的現(xiàn)象不能確定后是否含有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所以操作過程是:取樣品,加水溶解,滴入酚酞,溶液變紅色,證明含有氫氧化鈣,反之不含氫氧化鈣..
故答案為:(1)硫酸銅; 
(2)CaCO3+2HCl=CaCl2+CO2↑+H2O;
(3)氯化鈉、碳酸鈣和氯化鈣;
(4)取樣品,加水溶解,滴入酚酞,溶液變紅色,證明含有氫氧化鈣,反之不含氫氧化鈣.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所給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兩兩之間的反應,然后依據(jù)題中的現(xiàn)象判斷各物質(zhì)的存在性,最后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luò)可幫助我們理解知識間的聯(lián)系.圖1是鹽酸與不同類別物質(zhì)之間反應的知識網(wǎng)絡(luò).

(1)圖中M應為鹽類物質(zhì)(填物質(zhì)類屬).
(2)寫出一種能與鹽酸反應的金屬鋅.
(3)用鹽酸除鐵銹(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學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4)微觀角度看,HCl與堿(如NaOH)反應實質(zhì)是H+與OH-等微粒結(jié)合為水.
(5)現(xiàn)有鹽酸、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兩種溶液,取其中一種溶液置于燒杯中,用膠頭滴管取另一種溶液并逐滴加入到燒杯中直至過量.圖2表示此過程中膠頭滴管滴入溶液的質(zhì)量與燒杯中溶液pH變化的變化關(guān)系,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B.
A.放置于燒杯中的溶液為含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
B.x點時,燒杯中的溶液只含有一種溶質(zhì)
C.y點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D.y點和z點時,溶液均呈現(xiàn)無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擬測定某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圖1所示)則:
(1)“操作Ⅰ”的名稱是過濾.
(2)溶液M中含有的陽離子有鈉離子和鈣離子.
(3)確定CaCl2溶液是否過量的方法是B.
A.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鈉溶液,如果無沉淀,則過量
B.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鈉溶液,如果有沉淀,則過量
(4)若圖1中樣品的質(zhì)量為12g,得到沉淀為10g,則樣品中Na2CO3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jié)果保留至0.1%)Na2CO3+CaCl2=2NaCl+CaCO3
(5)若沉淀A沒有洗滌烘干,導致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判斷沉淀A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所得濾液,滴加AgNO3溶液,若無(填“有”或“無”)白色沉淀,則洗滌干凈.
【方案二】氣體分析法(如圖2所示)
(1)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盛稀硫酸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
(2)B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氣;C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3)通過稱量C裝置在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即可求得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
(4)理論上方法二比方案一會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原因是裝置內(nèi)的殘留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也會進入C裝置(回答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部分同學產(chǎn)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是什么呢?
【假設(shè)猜想】針對疑問,太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zhì)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NaOH.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測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
有氣泡生成.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jié)論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結(jié)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jié)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jīng)過反思發(fā)現(xiàn)了這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把pH試紙浸入溶液中.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碳酸鈉也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是(  )
A.氮氣B.二氧化碳C.水蒸氣D.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小華同學的化學復習筆記上有如下記錄,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燃燒一定發(fā)光、放熱,一定是化學變化
B.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C.知道元素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就能確定其核外電子數(shù)
D.某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盛有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的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待反應完成后過濾,下列情況是可能存在的是( 。
A.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u2+、Zn2+、Fe2+
B.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Ag+、Zn2+、Fe2+
C.濾紙上有Ag、Cu、Fe,濾液中只有Fe2+
D.濾紙上有Ag、Zn、Fe,濾液中有Zn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X、Y、Z、Q四種物質(zhì),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物質(zhì)XYZQ
反應前質(zhì)量/g410125
反應后質(zhì)量/g未測21109
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B.X中未測值為0
C.若Q為氧氣,則該反應為氧化反應D.該反應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只用一種試劑就可把氫氧化鋇、鹽酸、氫氧化鉀區(qū)別開來,該試劑是(  )
A.pH試紙B.碳酸鉀溶液C.D.酚酞試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