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構成   B.分子間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為原子 D.反應前后分子變大了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分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反應前的圖中的三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可由分子構成分為兩種,分子之間有一定間隔;反應后的兩個分子構成相同應為同種物質的分子,該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為化合物分子,分子之間有一定間隔;中間的圖表示,反應前的三個分子分裂為六個原子,六個原子重要結合能形成生成物的兩個分子.

【解答】解:A、反應前的兩種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反應后的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故A正確;

B、反應前后的分子之間都存在一定間隔;故B正確;

C、反應前與反應后中間的圖明確表示出分子再分成原子的過程;故C正確;

D、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改變了,故D不正確;

故選D.

【點評】分子由原子構成,構成相同的分子為同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的分子為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為單質分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節(jié)約用水和合理開發(fā)利用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你認為關于水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來澆花,拖地,沖廁所  

B、我國人均可利用淡水資源十分短缺

C、合理施用農藥、化肥,以減少水體污染 

D、化肥、農藥的不合理施用,會造成天然水體污染    

E、電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   

F、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G、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H、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I、生活中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J、凈水的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蒸餾,其中蒸餾凈化程度最高    

K、水的天然循環(huán)主要是通過物理變化完成的  

L、水體污染源有:工業(yè)三廢的任意排放,農業(yè)農藥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M、加強工業(yè)廢水的排放監(jiān)控,堅持達標排放     

N、天然水中硬水屬于混合物,軟水屬于純凈物   

O、為了節(jié)約用水,可用工業(yè)廢水直接澆灌農作物  

P、經過自來水廠處理的水是純凈水   

Q、用肥皂水不可以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I、將黃河水經沉降、過濾、吸附,滅菌等凈化操作后,可供人們生活用水,其中只有殺菌消毒是化學變化 

S、水體有一定的自凈功能,部分工業(yè)污水可直接排放   

U、活性炭常用于凈水,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不溶性雜質.  

W、水通過“三態(tài)”變化實現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    

X、將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軟化 

Y、水和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一樣,所以化學性質也一樣  

Z、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氫氣燃燒生成的水都是純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再稱量,得到的質量為m克。據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取反應后的濾液觀察,濾液可能呈藍色   B.取反應后的濾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產生

C.取濾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D.濾渣中的物質至少有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硬鋁的組成金屬有鋁、鎂、銅、錳等。已知:錳絲放入稀硫酸中,有氣泡產生;錳絲放入硫酸鋁溶液中,表面沒喲金屬析出。結合我們所學金屬再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下列有關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判斷錯誤的是(   )

A.Mn強于Cu     B.Al強于Mn    C.Mg強于Al     D.Mn強于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榨取果汁 B.粉碎廢紙 C.切割玻璃 D.燃放煙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用語填空

(1)一個鐵原子  ;

(2)二個碳酸根離子  ;

(3)正三價的鋁元素 ;

(4)五氧化二磷分子 

(5)2HCO3表示的意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木炭吸附紅墨水中紅顏色

B.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轉變?yōu)榻饎偸?/p>

C.木炭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銅

D.二氧化碳與灼熱的炭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課堂上,老師做了如下實驗: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石蕊溶液中,觀察到溶液呈紅色,同時做了實驗甲.并布置了作業(yè):探究溶液里紅色的原因.小明對此實驗作業(yè)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做了大膽的猜想,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瓶內小花是濾紙做的,均浸有石蕊且干燥),根據題給信息及下面的裝置圖,回答下列闖題:

(1)通過實驗甲,你對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石蕊溶液后溶液變成紅色的原因做出的猜想是      

(2)實驗乙說明了什么?      

(3)小明利用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這一事實,在A處向裝置中吹氣,用來證明二氧化碳與溶液變色的關系.小雨說:這樣做肯定不對,在A處應該通入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請你判斷小雨的說法正確嗎?      ,請說明理由      

(4)如果按小雨的設計進行實驗,丙裝置的實驗說明了      ;對丁中變紅的小花加熱會變成      色,請說明變色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煤氣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們預防煤氣泄露.乙硫醇在煤氣燃燒過程中也可充分燃燒,其反應方程式為2C2H5SH+9O24CO2+2X+6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SO3               B.SO2               C.CO               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