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3?歷下區(qū)二模)2010年11月15日,上海高層住宅發(fā)生大火.調查發(fā)現(xiàn)事故現(xiàn)場違規(guī)使用了大量尼龍網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易燃材料,初步判斷“元兇”極有可能就是該保溫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
(1)材料是時代進步的重要標志,下面有關材料說法正確的是
B
B
 (填序號字母).
A.合金、合成纖維都是有機合成材料
B.開發(fā)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決“白色污染”問題
C.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給人類帶來了嚴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產和使用
(2)聚氨酯泡沫塑料屬于
有機合成材料
有機合成材料
(填“有機合成材料”或“復合材料”).
(3)濺落的電火花在引發(fā)這場特大火災中所起的作用是
B
B
(填序號字母).
A.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B.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C.提供可燃物
(4)氫氧化鎂是一種新型的阻燃劑.當溫度達到380℃時,氫氧化鎂本身開始釋放出水蒸氣,同時生成耐高溫的氧化鎂固體.利用氫氧化鎂這一性質,將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請寫出氫氧化鎂受熱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Mg(OH)2
  △  
.
 
MgO+H2O
Mg(OH)2
  △  
.
 
MgO+H2O
,反應的基本類型為
分解
分解
(填“化合”或“分解”或“置換”或“復分解”之一).
分析:(1)依據材料的分類和應用及特點分析解答;
(2)依據塑料屬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知識分析解答;
(3)依據燃燒的條件等知識分析解答;
(4)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有關書寫要求分析解答;
解答:解:(1)A、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合成纖維屬于合成材料;
B、塑料的廣泛使用時白色污染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因為塑料很難降解,故開發(fā)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決“白色污染”問題;
C、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給人類帶來了嚴重污染,但能夠對生產及生活帶來方便,因此要和合理生產和使用而不是禁止使用;
(2)有機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纖維、塑料和合成橡膠,故聚氨酯泡沫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3)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氧氣和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濺落的電火花在引發(fā)這場特大火災中所起的作用是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4)由題干信息可知氫氧化鎂受熱分解后生成氧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Mg(OH)2
  △  
.
 
MgO+H2O,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一種生成物是兩種,故是分解反應;
故答案為:(1)B;(2)有機合成材料;(3)B;(4)Mg(OH)2
  △  
.
 
MgO+H2O;分解;
點評:此題是對材料的有關問題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材料的有關分類以及燃燒的條件和信息使用的有關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歷下區(qū)二模)“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下列做法中,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歷下區(qū)二模)化學與環(huán)境、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歷下區(qū)二模)鉛蓄電池是一種化學電源,它的正負極分別是浸在稀硫酸中的未知物質X和鉛(Pb),充電和放電的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歷下區(qū)二模)設計實驗方案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下是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四個實驗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選 項 A B C D
實驗目的 證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區(qū)分NH4HCO3和NH4Cl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硫酸鈉 檢驗露置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
方案一 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觀察是否變紅 稍加熱,有氨氣生成的是NH4HCO3 加入適量的硝酸鋇溶液,過濾 加稀鹽酸,看是否有氣泡冒出
方案二 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pH 加氫氧化鈉溶液,微熱有氨氣產生的是NH4Cl 加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 加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歷下區(qū)二模)取等質量的甲、乙兩份碳酸鈣固體,將甲直接加入到10%的稀鹽酸中,將乙充分鍛燒后所得的固體也加入到10%稀鹽酸中,均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a%和b%,則a與b的大小關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