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應既是氧化,又是化合的是( 。
A、銅+氧氣
加熱
氧化銅
B、酒精+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C、碳酸→水+二氧化碳
D、碳+氧化銅
高溫
銅+二氧化碳
考點:氧化反應,化合反應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分析:氧化反應是指物質(zhì)跟氧發(fā)生的反應.物質(zhì)跟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化合反應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反應生成另外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據(jù)此判斷即可.
解答:解:A、銅+氧氣
加熱
氧化銅,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且該反應是物質(zhì)和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故選項正確.
B、酒精+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C、碳酸→水+二氧化碳,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D、碳+氧化銅
高溫
銅+二氧化碳,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此題是對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進行的考查,抓住化合反應的特點是一變多,氧化反應的特點是與氧反應的關鍵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 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A物質(zhì)在t3℃時溶解度為
 

(2)P點表示
 

(3)t1℃時,三種物質(zhì)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 是
 

(4)要把C物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轉(zhuǎn)化成飽和溶液,可用的方法是
 
,要從 B物質(zhì) 的飽和溶液中得到B物質(zhì),可用的方法是
 

(5)如果A物質(zhì)中混有少量B物質(zhì),可用
 
的方法得到較純的A物質(zhì).
(6)t3℃時把100gA物質(zhì)放入100g此溫度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下列物質(zhì)的編號填入適當?shù)谋砀裰校?br />①四氧化三鐵②氯酸鉀⑧生理鹽水④蒸餾水⑤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后的剩余固體⑥硫磺
混合物
 
  純凈物
 
  單質(zhì)
 
 化合物
 
 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利用右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紅磷燃燒后恢復到室溫,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進入廣口瓶中的水的高度不足廣口瓶容積的
1
5
.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實驗時,將木炭代替紅磷
B.實驗中所取的紅磷不足,瓶中氧氣未反應完
C.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nèi)已有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與原子的什么有密切關系( 。
A、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B、中子數(shù)
C、質(zhì)子數(shù)D、電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方案可行的是( 。
A、加足量稀鹽酸,過濾,以除去鐵粉中混有的銅粉
B、加適量稀鹽酸,過濾,以除去氧化鐵中混有的氧化銅
C、加適量稀鹽酸,以除去氯化鈉溶液中混有氫氧化鈉
D、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通過石灰水,以除去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跟空氣或氧氣混合后,絕對不會爆炸的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
C、木碳粉D、硫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無色酚酞試液可以鑒別的一組溶液是(  )
A、BaCl2、H2SO4、HCl
B、NaOH、KOH、HCl
C、K2CO3、Na2CO3、NaCl
D、NaCl、NaOH、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鋅粉放入含有Mg(NO32、Cu(NO32、AgNO3三種溶質(zhì)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不溶物和濾液;向濾液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由此可知析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
A、Cu、AgB、Ag
C、Mg、Cu、AgD、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