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要求發(fā)達國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控制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
(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科學家采用”組合轉化“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2CO2+6H2═X+4H2O請寫出該化工原料X的化學式C2H4
(3)為了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康康用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進行了如圖的實驗.
觀察到Ⅰ、Ⅱ中的小花均不變色,Ⅲ中的小花變?yōu)榧t色,請回答:
①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什么?H2O和CO2均不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變色,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小花變?yōu)榧t色(或變色)
②老師認為此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酸,請補充實驗加以證明.將干燥石蕊小花噴稀醋酸做對比實驗
(4)為了減少CO2的排放,某同學依據所學知識,設計了如下方案.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你認為該同學的思路能減少CO2的排放嗎?請簡述理由.不能,用碳酸鈣制取氧化鈣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
(5)為減緩溫室效應對環(huán)境的影響,你能做些什么?(列舉一條具體措施)
(6)10gCu和CuO的混合物在加熱情況下通入CO充分反應后,冷卻得固體質量為8.4g,求原混合物中CuO質量分數.

分析 (1)根據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分析;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
(3)①該實驗說明了二氧化碳和水發(fā)生了反應,可以據此解答該題;
②雖然小花變成了紅色,但是不能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所以應該將稀醋酸等酸噴在紙花上觀察現(xiàn)象并作出判斷;
(4)根據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的同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進行分析;
(5)根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進行分析;
(6)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依據題中的數據進行分析.

解答 解:(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反應物中有2個碳原子,4個氧原子,12個氫原子,生成物中有8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所以X是C2H4
(3)①通過對照實驗可以知道,該實驗說明了H2O和CO2均不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變色,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小花變?yōu)榧t色(或變色);
②雖然小花變成了紅色,但是不能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所以應該將稀醋酸等酸噴在紙花上觀察現(xiàn)象并作出判斷;
(4)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的同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減少CO2的排放;
(5)為減緩溫室效應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可以植樹造林;
(6)設混合物Cu質量為x,則CuO質量為10g-x,生成Cu質量為8.4g-x
  CuO+CO_Cu+CO2
   80                64          
10g-x            8.4g-x
x=2g
10g2g10g×100%=80%
答:混合物中CuO質量分數為80%.
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
(2)C2H4
(3)①H2O和CO2,均不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變色,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小花變?yōu)榧t色(或變色);
②將干燥石蕊小花噴稀醋酸做對比實驗;
(4)不能,不能,用碳酸鈣制取氧化鈣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
(5)植樹造林;
(6)混合物中CuO質量分數為80%.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有關的綜合知識,難度適中,注意在平時多加訓練即可完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目前部分農村的飲用水主要還是地下水.飲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體健康.政府積極建設自來水廠,讓農民喝上健康的水.
(1)檢驗某地下水是硬水還中軟水,可用的物質是肥皂水.
(2)為了降低水的硬度,要建議農民在飲用前要加熱煮沸.
(3)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必須進行消毒,ClO2是一種新型的自來水消毒劑,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
(1)如圖是給水通電的實驗裝置,則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述式水氫氣+氧氣
(2)小紅同學檢驗自家的井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以用肥皂水,在家中要把硬水轉化為軟水的常用方法是加熱煮沸.
(3)許多化學實驗中都要用到水,在做鐵絲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中盛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濺落下來,使瓶底炸裂.
(4)我們要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請你舉一例節(jié)約用水的做法刷牙用口杯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為實驗室制取某些常見氣體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選用B裝置作為發(fā)生裝置制取氧氣,長頸漏斗的末端必須浸沒到液面以下.若選用F裝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瓶中先裝滿水,氣體應從b端通入(填a或 b).
(2)甲烷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堿石灰固體共熱制取甲烷,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選填A或B),收集裝置可用E(選填“D”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根據如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酒精燈.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_K2MnO4+MnO2+O2
要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應該選用裝置C,若用該裝置收集的氧氣也不純,原因可能是集氣瓶未裝滿水(或未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就開始收集).
(3)某微型實驗裝置如圖2,該裝置相當于上圖裝置的A(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塑化劑”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屬2B類致癌物,曾被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劑”風暴.已知“塑化劑”的化學式為C24H34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塑化劑”屬有機物
B.該“塑化劑”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7:2
C.該“塑化劑”屬氧化物
D.該“塑化劑”由24個碳原子、34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空氣中體積約占21%的是氧氣,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回答:
(1)實驗開始時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
(2)某同學發(fā)現(xiàn)收集的氧氣不純凈,可能的一種原因是集氣瓶內沒有裝滿水或沒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收集而混有空氣.
(3)若用如圖裝置收集氧氣,氣體應從B管導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1)4.9g氯酸鉀中氧元素的質量;
(2)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中含氧元素38.7%,6g該混合物中含氯酸鉀多少克?
(3)63.9g氯酸鉀和氯化鉀的混合物,經分析含氧30%,求氯酸鉀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