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如圖,這四位同學描述的是同一化學符號,此化學符號是( 。
A.H2SO4B.O3C.SO2D.NH3

分析 根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根據題意,該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1個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
A、H2SO4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O3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SO2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1個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故選項符合題意.
D、NH3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但1個分子由4個原子構成,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化學式的意義,由圖示確定該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1個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過濾
B.
液體的傾倒
C.
聞氣體氣味
D.
加熱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歸納與總結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所學知識的整理,存在錯誤的是(  )
A.分離或制取物質與原理的對應關系
①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取氧氣、氮氣等-物質沸點不同
②可利用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原因之一-物質中含有氧元素
B.燃燒事實與促進燃燒方法的對應關系
①化油器將汽油噴成霧狀,進入內燃機汽缸-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②用煤炭燒鍋爐時,要用鼓風機不斷吹入空氣-增大氧氣的濃度
C.化學概念與邏輯關系的對應
①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交叉關系
②單質與化合物-并列關系
D.物質性質與用途的對應關系
①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用于滅火
②稀有氣體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用于制造霓虹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的開發(fā)日益受到重視.
(1)自然界的碳循環(huán)中吸收大氣中CO2的環(huán)節(jié)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科學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業(yè)生產產生的CO2排放量繼續(xù)增加,海洋將被““酸化”.請寫出酸化原因的化學方程式CO2+H2O=H2CO3
(3)氫化鎂(MgH2)固體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可為氫動力汽車提供能源.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H2+2H2O=Mg(OH)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為確保生命安全,下列處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桌面上酒精燈內酒精灑出,著火燃燒,立即用濕抹布撲滅
B.廚房內管道煤氣(主要成分是CO)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進入深洞,燃著的火把熄滅立即停止前進,退出山洞
D.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刻澆水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工業(yè)上制取ClO2的反應為:Cl2+2NaClO2═2X+2ClO2,則X的化學式為( 。
A.NaClOB.NaClC.NaCl2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第15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于2013年11月18日至22日在漳州東南花都舉行.參展的一些花卉苗木需要二氧化碳作為溫室氣體肥料.現有足量的鹽酸與200kg碳酸鈣反應,能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CaCO3═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品牌純堿中含有少量氯化鈉.某化學探究小組欲測定該品牌純堿的純度(即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Ⅰ.甲組同學設計如圖1所示實驗:

【實驗步驟】①組裝好如圖1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稱取7.0g樣品放入錐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溶解,并在其他裝置中加入相應的藥品;    
③稱量裝置C的質量;
④打開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⑤再次稱量裝置C 的總質量;   
⑥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實驗分析】(1)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
(3)如果沒有D裝置則所測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偏大的原因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會進入C裝置中;
(4)稱得純堿樣品的質量為7.0g,實驗前、后C裝置(包含藥品)的質量分別為61.2g和63.4g,則該純堿樣品的純度為75.7%.(計算結果精確到0.1%).
Ⅱ.乙組同學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來測定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圖2實驗:
(1)判斷加入氯化鋇溶液是否過量的合適方法是B(填編號),然后觀察現象判斷.
A.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氯化鋇已經過量
B.靜置混合物X,向上層清液中繼續(xù)滴加氯化鋇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氯化鋇已經過量
(2)判斷濾渣是否洗滌干凈,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然后觀察現象判斷.
(3)根據實驗數據,乙組測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到0.1%).
【實驗反思】乙組所測實驗數據比甲組更準確,你認為甲組存在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甲組實驗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有部分殘留在錐形瓶中,未被裝置C吸收,影
響實驗測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夠共存,而且加入酚酞顯紅色的是( 。
A.NaOH、CuSO4、H2SO4B.NaCl、Ba(NO32、HCl
C.NaCl、Na2SO4、Na2CO3D.NH4NO3、NaOH、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